【文明实践经典案例】之十六:“志愿支教大篷车”助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为解决偏远地区紧缺学科师资短缺的问题,2016年秋季新学期开始,肥东县教体局组建支教大篷车志愿服务队,通过“志愿支教大篷车”送教,帮助学校开齐开足课时,取得了显著效果。
开通两条支教线,扩大覆盖面
支教1号线:每周二、周四上午七点二十左右,支教教师们从教体局门口集中乘车送教到校,中午时分返回原校。一年四季风雨无阻。支教2号线:2017年1月份正式开通,支教时间为每周三、周五上午。
盘活优秀教师资源,实现共享
“大篷车”倡议县城及乡镇优秀教师参与,在自愿的前提下,送教到偏远学校,涵盖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书法、足球等学科。此举将县城的专业教师资源调动到肥东县偏远农村进行支教,一方面志愿者们本身具有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很高的教学能力,不需要进行特别的培训,可以直接上岗,另一方面,志愿者们支教时间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愿按照阶段选择,没有后顾之忧,实现了城乡优质教师资源的共享。
党员教师参与,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大篷车”开始实施时,一批业务能力强的年轻骨干教师积极响应,迅速加入到“志愿支教大篷车”活动中来,实现了支教常态化,有效缓解了偏远农村学校缺乏专业课教师的燃眉之急。县教体局安排专人带队,负责每天的考勤,及时协调支教教师工作,为支教教师在交通、午餐等方面提供切实保障。支教教师们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发扬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精神,坚持做好支教工作。
给予经费保障,做到后顾无忧
“支教大篷车”的两条线车辆使用费用约在8万元左右,由县教体局统一安排支付。支教志愿教师的午餐由所支教学校解决。
“支教大篷车”志愿服务队现有的志愿者教师93人,核心成员21人。先后为肥东县北部14所学校送教5300多节,涵盖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书法、足球等学科,受益学生达11万多人次。“肥东县志愿支教大篷车 促教育均衡发展”获评2016年度合肥市十大教育新闻。2017年,肥东县“支教大篷车”志愿服务项目荣获肥东县首届“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称号;2018年,荣获合肥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9月份荣获安徽省“十佳”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典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