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文明创建

肥东县撮镇镇:家有喜事也要简办 移风易俗深入人心

发布时间:2021-08-02 09:13:48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1450

婚宴、谢师宴、乔迁宴……曾经,但凡遇上“家有喜事”,大办酒席必不可少。对于肥东县撮镇镇来说,这两年,这样的铺张浪费现象大大减少——该镇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其中,镇政协多次组织人员深入群众进行调研,将移风易俗落在实处。


小花轿“抬出”新风尚

“花轿抬新娘,在我们这代表幸福与吉祥啊!好久没看到这么热闹的婚礼了,简单省钱还很接地气,真的让人羡慕呢!”这是撮镇镇撮城社区一位参观了整场“小花轿”婚礼的群众发出的感叹。


前不久,一对新人在撮镇镇银河志愿者广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小花轿”婚礼。婚礼用传统的花轿代替婚车来迎接新娘,把举办地点从酒店变为社区文化广场。据了解,在婚礼中,社区组织了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全程参与,为新人免费提供了各式各样的服务:婚礼筹备阶段,志愿者们为他们精心装扮布置场地,免费提供妆容服务;婚礼进行时,志愿者司仪为他们主持整场婚礼,志愿锣鼓队为他们祝福,志愿拍摄团队为他们摄影留念,同时,抬花轿和迎亲队伍都是来自社区的志愿者。


显然,“小花轿”婚礼没有豪华车队和华丽布景,而是用传统的锣鼓和花轿代替礼炮和婚车,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和传播了“人情新风、婚事新办”的新理念、新风尚。

不仅喜事简办新办,白事也是如此。在该镇,许多社区设立了包公家宴小食堂,无论红白喜事,家里亲朋来到这里摆个几桌,简单地吃一顿,每桌费用仅五六百元,既能吃饱吃好,又不铺张浪费。


“升学宴”变“欢送会”

“熬得十年寒窗苦,只为金榜题名时”,每年暑假,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学子即将迈入大学校门。其间,少不了要操办“升学宴”“谢师宴”。不过在撮镇镇,这两年却鲜有“升学宴”,取而代之的是“高校新生集体欢送会”。


众所周知,传统意义上的“升学宴”就是请人吃饭并收取人情红包,大操大办是常态。然而,撮镇镇的“高校新生集体欢送会”则是由政府和社区出面举办,这里的欢送会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不仅仅只是欢送祝福学生考入大学,步入新的学堂,还设立了许多有意义的环节。比如,学生和家长要在会上做出承诺,不大操大办“升学宴”“谢师宴”,表态好好学习,努力奋斗成为栋梁之材;一些已经上了大学的师哥师姐给学弟学妹寄语美好祝福,并介绍在大学里学习、生活的经验;同时,还会邀请镇辖区内的企业负责人来介绍人才需求、就业前景情况,为几年后学子们大学毕业提供选择。


除此之外,社区还会组织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参加志愿者活动,组织大学生去红色景点参观学习,只为让学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好地追求梦想,也更加优秀地成长。

无论红白喜事,还是升学宴、乔迁宴,从曾经习惯了大操大办到如今的简约新办,之所以造成撮镇百姓这一从思想到行为的转变,在此期间,镇政协做了大量的工作,从深入调研到制定工作方案,该镇的移风易俗工作推进深入人心。(张思雨   赵杰  张宇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