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经典案例】之二十五:“四点半课堂”护航孩子成长
以“为孩子成长保驾护航、解父母后顾之忧”为宗旨开办的“四点半课堂”,解决辖区灵活就业、外来务工、农民工子女及留守儿童放学后无人看管的问题。新安小学教师、社区“五老人员”及工作人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带领孩子们开展故事会、观看动漫电影、互助小游戏、书法、手工制作、经典诵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新安社区是撮镇镇重点工业园区,居民80%以上住在新安小区。失地农民经过培训大多数都在企业和附近建筑工地务工,基于这一特定环境,社区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监管脱档儿童。通过到学校实际调查发现父母双双在外面做工,放学后无人监管的孩子大约30人,征得家长同意以后,“四点半课堂”正式成立。
特色课堂,提供优质服务
“四点半课堂”按照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原则开展教育活动,在组织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个人成长。通过开展思想教育、兴趣爱好培养等各项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吸引更多学生参加,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使“四点半课堂”成为让孩子开心、让家长放心的场所,拉近“四点半课堂”和家庭的距离。在“四点半课堂”里,20余位社区志愿者们对孩子进行临时看护,并担起了课外辅导老师的角色,辅导孩子们完成作业和阅读、绘画等。
爱心帮扶,送温暖真情
社区每年都积极主动地找企业、乡镇、机关单位联系寻求帮扶资金:县统计局捐助新安小学留守儿童2000元帮扶资金、40套书包和学习用品;县妇联捐助书包60套和学习用品;团县委捐助2000元帮扶资金和志愿活动支持;配合镇团委组织新安小学留守儿童前往合肥科技馆参观;辖区企业家捐助贫困家庭儿童6000元帮扶资金。
多措并举,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每年的暑假期间,学生溺水事件时有发生,社区文明实践站利用“四点半课堂”平台,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许多学生主动填写保证书,真正做到了宣传到户、宣传到人。
“四点半课堂”开办至今,汇聚志愿者20余人,服务对象达60人次,服务时长约140小时。2017年荣获安徽省第十一届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称号,2019年荣获肥东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