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八斗镇:昔日贫困村 “蝶变”幸福地
宽阔的柏油路、整齐的路灯、葱郁的行道树、波光粼粼的仙女湖、崭新宽敞的活动广场……走进肥东县八斗镇南桥社区,一幅整洁靓丽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2020年12月,南鲁村与邵桥村合并为南桥社区,南鲁村2014年被列为贫困村,经过不懈努力,于2016年底实现“村出列”、2017年底实现“户脱贫”。
党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近年来,在村(社区)党总支、驻村工作队带领下,积极探索“党建+”发展新模式,打开工作新局面。“党建+制度”,夯实发展基础。对村级事务实行“四议两公开”,开展党员活动日、书记上党课活动和党史学习教育,引导村(社区)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用学习成果武装头脑,为村级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致富提供坚强的政治和思想保障。“党建+产业”,引领致富道路。一是推动发展壮大现有产业。产业大棚引进哈蜜瓜、西瓜等果蔬种植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元,推动500亩生态稻虾共养项目发展壮大,推动村集体60KW光伏改扩建增加发电量增加村集体收入。二是推动能人大户发展和农户自种自养。推动种粮大户引进优良稻种扩大种植,每年平均推动约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养鱼、鸡、鹅、虾等特色种养获得补助3000-5000元不等。通过以上方式,贫困农户得到土地流站、务工、分红三项收入,年均增收约3000元。“党建+阵地”建设文明乡村。建立“垃圾兑换超市”,村民通过收集可回收垃圾,兑换相应物品,激发大家参与环境保护的动力;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引导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队伍中。
扶智+扶志,“输血”更“造血”。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在驻村第一书记和“两委”干部的推动下,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近年来,帮助40多名贫困学生申报雨露计划助学资金,联系民建资助5户贫困大学生15000元,帮助一位脱贫户孩子就近入学经开区实验中学。2020年,受疫情影响,不少贫困户就业成了难题,第一书记了解就业意向后,先后为多位脱贫户介绍工作,年纪稍大不能离家的大爷大娘就推荐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工作,做到精准扶贫。针对疫情期间农特产品滞销问题,积极开展消费扶贫活动,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的方式,激发脱贫户内生动力,转变“等、靠、要”的思想。
美丽乡村,扮靓新生活。晚饭后,广场上有跳舞的阿姨、奶奶,体育器材上运动的大爷,打篮球的小伙子,嬉戏玩耍的孩童……还有石板路上慢慢悠悠散步的人,走累了,就在长椅上歇歇脚、聊聊天。南桥社区的新面貌,得益于2020年南鲁行政村市级美丽乡村建设和邵桥行政村陈庄中心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路宽了、灯亮了、绿化更美了;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也让村民们提高了卫生意识,使得社区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提升,人居环境日益得到改善。便民服务大厅也经改扩建增加面积逾350平方米,开放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场所,村民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如今的南桥社区,乡村巨变,焕然一新,俨然成了一个全新的“生命体”。这片土地也将绘就乡村振兴更新更美的幸福画卷!(曹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