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文明播报

王莉丽:以仁爱之心 点亮志愿服务之光

发布时间:2021-08-16 09:06:58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5545

这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在人们眼中,殡葬服务既神秘又有一种莫可名状的悸动,而每天从事这行工作,更是让人打心底有一种敬畏。


王莉丽,已过不惑之年,在这一岗位上工作了20余年。如果说她在礼厅主持时保持着一份肃穆、一份典雅、一份安静,在从事后勤保障工作中保持着一份从容、一份淡定、一份执着之外,对于8小时工作之外的她来说,志愿服务又占据了她更多的时间。用同事们的一句话来讲,她就像是一朵雪莲,用圣洁仁爱之心,为志愿服务奉献一瓣心香。

民生政策的解说员


从事殡葬服务多年,王莉丽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对各项民政民生工程政策的理解。她常说,八小时之外,自己把很多时间都花在学习各项政策法规上面,只有自己明白了,才能在服务中显得更有信心。为此,每当休息的时候,王莉丽会主动来到馆里为丧属解疑解惑,把殡葬服务的内容和流程进行解说。同事们问她怎么不回去休息?王莉丽总是淡淡地说道,多熟悉熟悉业务知识,帮助丧属解决一些难题,对自己也是一种历练。就这样,王莉丽忘记自己的小家,忘记了求学中的孩子,一心一意为群众提供温馨服务:“家里一切安好,爱人和孩子对自己都十分理解,我才有精力为馆里多做一点,牺牲休息时间,我觉得没啥,我愿意在八小时之外,当一名志愿解说员。”王莉丽说。

心理疏导的咨询员


工作一段时间,王莉丽发现:不仅要具备本行业的专业知识,丧属的心里慰藉、心理疏导,也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功课”。为此,在工作之余,王莉丽时常找来心理咨询方面的书籍,进行自我补充。同时,利用八小时之外的时间,她一边和馆里的同事分享工作体会,一边志愿加入心理咨询队伍,为丧属提供义务咨询,包括法律法规援助的内容。多少次,在面对焦躁不安的丧属时,王莉丽从情感的角度、从法律的条文、从道德层面,帮助丧属解决难题。究竟多少次忘记休息时间,王莉丽自己也记不清楚,总之,看到服务对象能平安回归家庭,王莉丽付出的心血就没有白费。“少点休息时间没什么,心理咨询真的很重要,尽管只是个编外志愿者,只要自己坚持努力做下去,就一定能让更多的家庭和谐美好。”在自己的笔记中,王莉丽这样写道。

扶危助困的服务员


“这是王阿姨送我的新书包,还有文具,你们看,多漂亮。”在肥东县包公镇小包社区,一位小女孩背着崭新的书包,向同伴“炫耀”。见此情景,王莉丽会心地笑了。原来,作为志愿参与脱贫攻坚结对帮扶的王莉丽来说,连续5年时间参与志愿结对帮扶,她的体会更深。在一次参加包公镇扶贫帮困的活动中,王莉丽在建档立卡贫困户黄某的家中,见到她的小女儿。看到孩子的书包已经十分破旧,她立刻前往商店,自费买了一个新书包和学习用具,再次返回黄某的家里,亲自送到小女孩手中。从那以后,王莉丽经常来看望孩子,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移风易俗的传播员


入职以来,王莉丽乐于助人,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每年的清明节、冬至等祭祀高峰时段,她总是奔波在劝导文明祭祀的路上。“同志,您好,请您配合扫安康码,佩戴口罩进入馆区。”“您好,为了减少污染,我们现在开展鲜花换纸钱活动。”一句句礼貌朴实的话语,是王莉丽为肥东县移风易俗工作推进所做的些许努力。王莉丽说,个人的力量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只要志愿者坚持不懈地去努力,文明祭祀新风尚必然能形成。

作为一名志愿者,王莉丽在工作之余,还积极参加进社区活动。在美化社区环境、交通文明劝导等志愿者活动中,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呼吁群众增强环保意识。据了解,王莉丽的女儿已经迈入大学门槛,而她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用言传身教,让女儿能理解“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内涵。“其实,母亲就是一名优秀的志愿者,以后以她为榜样,我也将走上志愿服务之路。”女儿上学前的一番话,让王莉丽心里暖暖的。(高桢  李国庆  赵杰  张宇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