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包公镇:乡村大变脸 幸福来敲门
宽阔整洁的道路、五颜六色的花草、生动美观的文化墙……走进肥东县包公镇板桥中心村,眼前呈现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自去年以来,板桥村开始打造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项目,一年时间取得明显效果——要知道,在此之前,村里可谓破旧不堪。用百姓的话说:“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破房危房不见了,家家户户门口都种上花草,像公园一样,真是大变样啊!”
乡村废墟变“公园”
秋高气爽的一天,当记者来到板桥中心村时,67岁的李英梅正在家门口打理一些花花草草。“这些花草都是政府给种下的,漂亮吧!这样的生活环境,就像公园一样,让我们怎么能不舒服?”据了解,李英梅的腿部有残疾,不太能弯曲,所以,在打理花草时,她都是一直弯着腰站着。“虽然我腿脚不好,可在家里也闲不住。尤其看到门口这花花草草,就想着把它养好,不能辜负了政府的一番美意。”李英梅说。
站在李英梅的家门口放眼望去,中间有一条宽阔的水泥路,连接到每家每户门口。“以前门前都是乱堆乱放,草堆、瓦堆,还有枯枝烂叶,现在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全部清理了,而且路还修到我们家门口。”村民黄永富说。老黄以前在水安公司上班,如今退休在家。“家里有一个九十多岁的老母亲,现在路修好了,家门口还搞得那么漂亮,老人家看得心里也舒服。”
据了解,为打造美丽乡村,板桥中心村因地制宜,做好各方面工作:把以前的土路、石子路全部修成水泥路,村里的乱堆乱放及时清理,架起110盏路灯,让百姓不再走夜路。新建了3个健身广场……
文化墙上演“灯会”
穿梭在村里,让记者印象深刻的,还是一面面内容丰富的文化墙,其中不乏旱船、蚌精、舞狮等画面。原来,数年来,村里都有逢年过节举办灯会的传统。“都是我们老百姓自编自演,一般在春节时候。那时候村里可热闹了,划旱船的、舞狮的,应有尽有。”板桥社区书记黄永武说。
记者留意发现,在少数村民家门口,还挂有“美丽庭院”标牌。原来,为鼓励大家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创建美丽乡村出力,村里特意评出6户“美丽庭院”,发放了小奖品。
据透露,对于此次村里改造,老百姓十分支持。“有的村民甚至牺牲了自家的菜地,来配合我们的改造工作,而且一点补偿不要。这让我们十分感动。”黄永武说。
村口,两口景观塘碧波荡漾,塘边有青草、绿树、凉亭,在蓝天和池水的映衬下,风景秀丽,令人心旷神怡。(赵杰 张宇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