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为民学校:让兴趣做主 让快乐作伴
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肥东县为民学校自办学之初,立足实际,就着力研究探索学生兴趣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兴趣社团活动,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七月下旬“双减”政策出台后,为民学校为确保政策落地不走样、不偏差,学校领导班子利用暑期校本培训期间,集中研学了“双减”政策,并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学校以落实“双减”政策为契机,对学生社团进行了优化和提档升级,最大限度地优化学校教学资源,加大艺体课兴趣老师的配备,对原有教室和设备进行了维护和增补,增加学生兴趣学习的选择性,确保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艺术、科技、创新、体育等多方面进行选择。
为民学校是寄宿制留守学校,学校从办学之初就将学生的兴趣特长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为学生精心打造了二十几个兴趣特长课:绘画、书法、合唱、民族舞、拉丁舞、钢琴、葫芦丝、架子鼓、古筝、吉他、黄梅戏、机甲大师、无人机、3D打印、编程、跆拳道、游泳、篮球、足球、乒乓球等,要求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学会一到两门兴趣特长。学校通过兴趣特长课程,培养孩子自信乐观积极心态,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为了保证活动效果,学校将兴趣课纳入课表,固定时间和地点,由专人督促和考核;学校党支部将党员教师分配到每个学生兴趣社团,为学生和老师解决实际困难,提高了社团活动的有效性。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们从进校时的胆怯不自信,到走上舞台展示自我的自信大方,发生质的转变,他们乐观自信的走上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大舞台,在省市县各级各类比赛中,屡屡获奖,成果丰硕。
为民学校兴趣社团活动既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放松大脑、放飞心情的空间,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这些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了浓厚的校园艺术氛围。活动中,孩子们既培养了兴趣,陶冶了情操,又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学生兴趣社团真正做到了“让兴趣做主,让快乐作伴”,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史高见 肖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