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文明创建

撮镇镇:因村施策 助推村级集体经济“蝶变”

发布时间:2021-09-30 09:12:49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4127

近年来,撮镇镇紧紧抓牢党建引领,通过整合力量、因村施策、点面结合,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从2019年尚有8个社区经营性收入不足5万元,到2020年底,全镇15个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突破50万元,其中4个社区突破100万元,实现所辖全部社区村级集体经济迅速“蝶变”。


三个有力让壮大发展的底气足起来

撮镇镇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主体地位不放松,坚持政治导向,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组织领导有力。成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财政、农业、组织等镇相关部门职责,实行定期调度、统筹落实,把集体经济发展由经济任务上升为党组织的政治任务。统筹谋划有力。构建镇级指导、片长分工联系、村级主抓落实的工作推进体系。以问题为导向,破解“缺资金”“缺渠道”“缺动力”等难题。实施各社区资产清理,推动“三变”改革,探索资本运营、资产盘活、物业增收等不同形式的发展路径。队伍建设有力。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成效作为检验社区书记的重要指标。加强对社区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到浙江等先发地区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提高致富带头人思想意识,提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本领。


“六大模式”让壮大发展的路子宽起来

围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远期目标,坚持目标导向,撮镇镇探索出多种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模式,做好特色发展的文章。


产业带动模式。通过“三变”改革,促进农村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积极探索“三变”改革建华经验。2015年,建华社区在合肥市率先打响农村集体资产改革“第一枪”,依托莲藕基地、万亩荷花园、安徽景辉商务平台,助推农村“三变”改革与特色农业、电子商务等产业相结合,提高土地经营收益,取得村级集体经济连续三年突破100万元。

资本运营模式。由镇党委指导,各社区经济合作社作为股东,投资成立撮镇镇乡村振兴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商贸物流业的集聚效应,创新谋划投资物流产业。经过前期谋划、可行性分析,镇乡投公司与国有企业宝湾物流合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每年保底分红270万元。

资产盘活模式。组织专门力量,对辖区内闲置土地、村舍、办公用房等进行一次全面摸底,做到资源底数清。按照拆除一批、改建一批、租赁一批的思路,对闲置资产进行有效处置。旭光社区出租校舍,华光社区利用空闲场地修建停车场,大郭社区利用废弃窑厂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物业增收模式。为了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部分社区成立物业公司。建华社区接管建华小区物业,既优化了便民服务质量,又提升集体经济收入。唐安社区新建成的幸福家园农贸市场,既改善周边环境,同时为村增加经营性收入28万元。

劳务经济模式。社区合作社主动吸纳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农村闲置劳动力,服务企业,为农民就业和增收开辟新路径。旭光社区依托本地发展润枝樱桃园,紧抓企业用工需求,不仅解决了企业用工难,还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同时为村集体带来了收入。

土地创收模式。振兴社区利用村集体建设用地,投资入股公租房建设项目,占股20%。建华社区通过引进资产和融资方式,将社区闲置的40亩集体土地经营权入股到企业,采取固定分红和收益分红的方式取得增收。


三项机制让壮大发展的步子稳起来

为了让集体经济发展行稳致远,坚持结果导向,撮镇镇建立了帮扶、监管和奖励机制。

建立帮扶机制。镇领导班子联系包保各社区,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列为重点工作任务,用足用活优势政策,帮助指导社区抓好班子建设、发展规划、项目建设等问题。


规范监管机制。强化村集体“三资”监管,制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党务、村务公开和财务审计等。镇三资中心定期跟踪、检查收支情况,切实保障合作社财务管理规范化和资产安全。

完善奖励机制。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也作为村党组织书记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制定奖励办法,从其经营性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奖励社区两委干部和贡献突出的个人,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撮镇镇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书记带动作用,拓宽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掘优质项目,稳增长,提质量,开创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局面。(刘磊  孟丽颖  王凤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