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六项提升行动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城市环境关系到城市的整体形象,关系到全县改革发展大局。今年,肥东县对标公民道德、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共服务、公共文化、公共关系六大要素,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文明创建六项提升行动,推动城区面貌显著变化,改善市民生活环境,优化市容环境,为加快建设千亿县、挺进全国五十强、创建全国文明城,打造“长三角新兴产业高地、现代化合肥东部新城”作出积极贡献。
菜市场整治提升行动。重点加强中心大市场、中苑农贸市场、青春菜市场及新建的邻里中心环境整治,建立完善日常管理制度,保持菜市场内部整洁有序;显著位置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主题(诚信建设)和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公益广告展示等。加大菜市场周边环境治理,取缔流动摊点,有效管控车辆停放;依法整治和取缔在公共场所擅自设置的骑路、露天等临时市场。加快推进安乐路、石塘路、店忠家园、循环园义和家园4座菜市场的建设任务,使新建菜市场管理有序,营造文明、放心、安全的消费环境。
老旧小区环境及重点片区整治提升行动。对已确定改造的73个老旧小区,计划在2022年6月份前完成改造任务。对已改造的老旧小区和未列入改造计划的老旧小区充分发挥属地政府在整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因地制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有效解决小区内车辆乱停、违章搭建等重难点问题。着力提升小区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及时修复整治破损路面、楼道内墙面等,完善物防、技防、人防、消防、文体设施。启动对胡大郢片区、老轧花厂宿舍片区的征迁工作,有效解决城中村的脏乱差现象。同时,对部分背街小巷进行区域改造。
市容市貌整治提升行动。全面取缔单位和个人占用公共场所摆设摊点、兜售物品。规范沿街和广场周边的经营。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针对出店经营、占道经营等城市管理顽疾,城市管理部门突出执法手段,彻底打破以往“教育、整改、再教育、再整改”的无休止循环。探索以“一次教育劝导、二次立案处罚、再次依法从重处罚”的管理模式。实现城市管理新突破,使经营者对出店经营行为从“不惧”到“不敢”转变,自觉养成文明、规范的经营习惯。严查在城市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以及树木上涂写、刻画的违规行为。严厉处罚并彻底解决利用机动车、非机动车等交通工具占道设摊等影响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升级改造城区部门道路的沿街立面。结合桥头集路快速道路改造,对桥头集路(包公大道至龙城路段)沿街立面、道路绿化、停车场等市政设施提升改造工程等。
交通秩序整治提升行动。加强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在常态化开展主干道交通秩序提升的基础上,将管理向背街小巷延伸,提高管控的覆盖面和成效。集中优势力量,在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区域,采取守点、巡线、控面方式,不间断开展交通违法行为整治,严厉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无牌无证、乱停乱放乱行、闯红灯等各种乱象,建立由县交通运输部门牵头,交警、城管、市场监管、乡镇等多部门参与的联合执法工作机制,以城区道路、商业街、超市、客运场站等区域为重点,以行车安全为抓手,运用现场摄录、视频监控等取证手段,打击非法营运乱象。系统摸排县城道路基础设施,对城市设置不合理、不科学的交通基础设施实施整改,推动交通设施品质升级。加大对违规占用非机动车道及人行横道(含盲道)乱停乱放、设置广告等阻碍通行违法行为的查处,确保道路资源的合理利用。
“六小”整治提升行动。“小街巷”环境专项提升工程,加大背街小巷维修、改造和提升力度。居民小区环境专项提升工程,实施“清洁楼道”专项行动,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门卫岗亭外观乱象整治。“小单车”管理专项提升工程,发布共享单车服务质量考核办法。文明养犬专项提升工程,持续开展以“遛犬不牵绳”和“犬粪不清理”不文明行为为重点的专项行动,依法查处不文明养犬行为。“小广告”专项提升工程,持续开展乱发小广告专项整治,以县城范围内的主干道、主要交通路口等场所为整治重点,依法取缔和严厉打击非法印制、散发、张贴小广告等行为。“小行为”专项提升工程,聚焦随地吐痰、车窗抛物、高空抛物等不文明行为,相关职能部门可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开展联合执法和重点整治。
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加强基层文化设施文化阵地建设,丰富市民群众文化生活;完善基层文化设施,经常性开展宣传文化、党员教育、市民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等活动。发动群众推选道德模范等先进模范,完善帮扶礼遇制度,加强荣誉称号的管理;运用基层宣讲、公益广告等方式,开展道德模范、劳动模范、疫情防控工作先进典型等先进模范学习宣传。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深入中小学校、居民小区,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城”主题教育活动。 (李丽娟)
上一篇:肥东一中:拳拳爱国志 冉冉红旗升
下一篇:包公镇:出实招抓好平安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