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桥头集镇:全民文化月 百姓“大舞台”
为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让基层百姓共享文化成果,连日来,肥东县桥头集镇文化站辗转辖区内各个社区,开展一年一度的农村基层文化月活动,为群众献上一场丰富的文化盛宴。活动惠及镇内10个社区5万余居民。
家门口尽享“精神大餐”
为保证文化月活动顺利开展,桥头集镇文化站积极行动、提前谋划,在传统专业庐剧节目表演基础上,充分挖掘社区文艺人才,新增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舞蹈、唢呐等节目。同时,事先与各社区联系,在确定演出场地、次序的基础上,提前组织、动员各社区志愿者,利用无线广播、微信群,为文化月活动宣传造势。
活动伊始,收到通知的群众便早早在现场等候。身着红色志愿服的社区志愿者自发在现场维持秩序的同时,结合移风易俗、文明乡风开展宣传,在落实好后勤保障各项工作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为群众观看演出提供便利,有序引导群众文明观演。
活动中有许多创新节目:竹塘社区报送的腰鼓伴奏三句半《魅力山镇》、华光社区报送的歌曲《浏阳河》、葫芦丝《最亲的人》、黄梅戏《夫妻观灯》、庐剧《赵五娘吃糠》等节目最受欢迎,数次将活动推向高潮,赢得全场观众阵阵喝彩和社区群众点赞。
百姓成为台上“大明星”
与往年相比,更多的普通百姓参与了今年全民文化月活动,在那一时刻,他们就是舞台上的“大明星”。
来自国光社区的六位老人,在台上通过“吹、拉、弹”,为观众演奏了4首曲目。六位老人平均年龄超过70岁,在几十年前,他们都曾是村里宣传队的“主力军”,可以说“吹拉弹唱”样样精通。“这一次,我们几个老兄弟时隔几十年,再次携手登台。为这个活动,我们排练了一个月呢!刚上来还有点紧张,一首曲子下来,大家就都放开了。”77岁的杜先松说。
台上的演员,不仅有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有稚嫩可爱的孩子。在那一刻,他们就是台上的主角。
下一步,桥头集镇将继续坚持落实文化惠民的各项活动,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节目送到基层,将精神食粮送到群众家门口,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激发群众的文化热情,让群众享受文化发展带来的实惠,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基层群众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豪感,奠定基础。(罗燕 赵杰 张宇泽 )
下一篇:周新霞:轮椅上的女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