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白龙镇:党建引领志愿服务 助力乡村振兴生根发芽
近年来,肥东县白龙镇以党建为引领、民生服务为支点,凝聚党员群众力量,不断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同频共振,助力乡村振兴生根发芽,让志愿服务遍地开花。
打造一支红色服务队伍
该镇以党员活动日为契机、志愿服务活动为突破口、“结对共建”为平台,整合社区两委、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等社会资源,切实做好党员志愿服务队的组建工作。通过吸纳医生、律师、教师、维修等专业人才,打造多元化、专业化的志愿者队伍;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志愿服务培训,不断提升志愿者、志愿组织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同时,落实激励回馈制度,进一步激发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事业的热情。
开展志愿工作,服务基层群众
近年来,白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群众微心愿,党员来接单活动”,紧盯困难群众“急难愁盼”,成立17支“家庭医生”志愿服务队,定期给困难、低收入农户送药上门,切实解决百姓生活中的难题。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白龙镇党委政府分类建立问题清单。白龙镇向东社区刘户组受去年夏季汛情的影响,村民们一直在关注增减挂政策。村民们表示“只要政策好,大家都愿意搬迁”。白龙镇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求出发展“最大公约数”,画出和谐的“最大同心圆”,全力推进增减挂项目的实施。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手脚不方便又患上慢性病,以前去集镇取药老不方便了。现在好了,镇上卫生院定期送医送药,解决了我的大难题。”青龙厂社区居民项贤海很高兴。
今年以来,白龙镇党委政府拟定了白龙镇2021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其中包括新建社区袁上户和下份河过路涵 、广场社区干渠节制闸修建、向东社区余巷干渠清淤,以上四个项目均已完工验收并审计。过路涵项目解决了老百姓绕道通行的痛点和难点;干渠清淤解决了6个村民组生产生活用水的难题;节制闸的修建,抬高了水位,解决了广场社区百姓近800亩耕地抗旱用水的烦恼。这些项目的实施问计于民,以加强老百姓福祉为出发点,增加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白龙镇在“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长远规划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各社区党员还针对村中留守儿童多的情况,对本社区留守儿童家庭深入走访,并采取有效帮扶措施,不仅有效解决了留守儿童的物质需求,并且从生活、学习到思想各个方面,融入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帮助他们成长。
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时代新风
新房酒、满月酒、升学酒……亲戚朋友无论大小事,一律大操大办,给大伙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为改变奢侈浪费的不良现象,各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开展“把好‘六大’人情关 村规民约传新风”协商议事会,针对人情事宜制定村规民约:倡导新时代新风尚,减少操办事项,控制操办范围,限制礼金数额,随礼往来一二百,不把“人情”变成债。
“移风易俗在发扬,殡葬改革要加强,禁止酒席不滥办,要向勤俭人家看。”如今,该镇已实现社区村规民约全覆盖,村民间的约定变成了人人传唱的歌谣,当地移风易俗的成效愈发显现。(刘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