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孩子们健康成长“大舞台”
2023年春季学期,肥东县义务教育阶段84所中小学课后服务全面开课,共开设精品课程1305门,满足学生自助式点单学习。据统计,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达81225人,占总数的98.05%;参与课后服务的教职工5134人,占总数的75.5%。
建立保障和监督机制
投入1600万元,保障普惠托管班高效运转。建立以本校教师+志愿者+第三方教师运转模式,确保课后服务质量。同时,课后服务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范围,5个督学责任区包片督导,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人和7位专职督学全过程、驻点督导,实行常态化督导检查,全过程监管,提升课后延时服务质量。
打造个性化社团
为切实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丰富学生课余学习生活,肥东县马湖学校引进了软式棒垒球这一新式体育运动项目,让孩子们享受新式体育运动带来的精神愉悦和心理熏陶。为此,学校召开专题会议,制定长远规划、学生发展目标和培养计划,落实训练时间和教学任务,规定该项目作为体育课的日常课程,积极推进“软式棒垒球进课堂”。学校组织骨干体育教师,积极研讨和不断探索科学系统的软式棒垒球教材及课堂教学与评价体系,精心打造具有浓郁特色的校园文化,积极开展多类型的体育活动,丰富孩子们的体育学习生活。
学校经常性组织球赛,以赛代练,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组织学校代表队参加比赛,取得合肥市软式棒垒球锦标赛第六名的好成绩。2022年,马湖学校被评为“全国软式棒垒球实验学校”。学校以此为动力,持续开展和普及软式棒垒球运动项目,积极调动孩子们学习兴趣和体育潜能,争取让更多的孩子参与棒垒球运动。“致力于软式棒垒球运动员的培养,从小培养他们团队合作、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精神,赢在‘双减’,乐享成长。”学校负责人表示。
建立多彩“学习社区”
肥东县新安江路小学致力于为学生打造多彩的“学习社区”,学生们得以自由地使用学校各类场域资源,形成良性学习样态。学生在校完成作业,多学科老师轮流看护。遇到不懂的问题,学生可以及时找老师答疑。学生可以根据兴趣、专长,自主选择个性化课程,由学校老师和校外第三方专业老师进行指导,羽毛球、篮球、书法、武术等丰富有趣的特色课程,让学生乐在其中。
张集学校充分利用多样化少年宫课程资源,做好课后服务。老师们耐心地为孩子们答疑解惑,查缺补漏。在此期间,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学们笑着说:“作业再无难题啦!”绘画课堂上,同学们用绚丽的色彩表达内心的童趣;书法课上,同学们挺直腰杆、集中精力、反复练习,在一次次书写中领悟“横竖撇捺有乾坤”的书法魅力;乒乓球桌前,同学们毫不示弱地举起拍,习惯地耸耸肩,扭扭脖子,蹲好马步,微微抬起头,随时准备迎接对手的球;球场上,一个同学加快了步伐,一会左拐,一会右拐,冲过两层防线,来到篮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劳动最光荣”这句话,时时刻刻萦绕在同学们耳边,他们劳动的身影出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了个性特长,提高了综合素质。”肥东县教体局基教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搭建孩子们健康成长“大舞台”,探索一条有特色、有实效、有温度的“课后服务”之路,肥东县各中小学将继续深耕细作,助力“双减”落地见效。
下一篇:元疃镇:开展爱国卫生月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