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文明创建

古城镇:心系民生福祉 向美丽乡村进发

发布时间:2015-11-10 00:00:00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1310

    作为全县首批建成的古城镇美好乡村精品示范点的郭阳村,通过实施“六大提升”工程,即实施产业增收提升工程,创建富裕乡村;实施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创建美丽乡村;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创建文明乡村;实施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创建满意乡村;实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升工程,创建平安乡村;实施基层管理提升工程,创建和谐乡村过程中,重点突出农民群众的主导地位,根据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特点,因地制宜,从而打造出融旅游特点为一体,集人文、经济、政治和红色旅游为特色的示范点。

    截至目前,建设点规划设计、道路整改、绿化改造、设施配套乃至环境整治等已全部完成,以村民理事会为主的建设美好乡村精品示范村村民议事组,全程参与协调、组织建设,并依托优美的湖光山水、人文特色,有计划地建立完善包括水、电、路网在内配套齐全的公共服务体系,成为古城镇首家宜居、宜游的新农村。
    在打造过程中,该镇将环境容貌整治作为民生工程建设的突破口,集中时间,进行以净化、硬化、绿化为主要内容的“三线三边”农村环境容貌集中整治。
   一是做好“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治理“加减法”,让民生工程时时“保鲜”。
山变绿、水变清、路畅通、民生健。走在古城镇江淮分水岭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全镇通过综合利用三线三边“加减法”,即对重点路段和沉疴重疾的盲点区域进行追加,对景区硬件设施进行追加,对村庄保洁队伍进行追加,减到位垃圾存留时间,减少和彻底拆除户外广告以及店外店违章设施,减退不合格保洁人员等措施的有效运用,结合一项项民生工程项目是实施前、中、后期的合理保护,充分发挥群众勤劳的双手,营造三线三边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同时,该镇以“美化、净化农村环境,提高镇村居民生活质量”为工作目标,以“治理死角,建立长效机制”为工作重点,坚持建设、整治、管理相结合,集中整治和日常管理相结合,建立月评比制度,成立民生环境治理督查组,定期配合民生工程进村入户宣传,十星级文明示范户评比宣传、道德评议宣传等项工作,每月两次进行检查验收评比,力促民生工程保鲜如初,综合治理群众满意。
    二是让民生工程看得清、摸的净,是“三线三边”环境治理最终标准。据不完全统计,在实施净化、美化民生工程过程中,该镇以政府采购为蓝本,以村居保洁为首问,以市容中队督查整改为抓手,先后投入30多万元配足了日常保洁工具,全镇设立了600余个垃圾箱,投入100多万元为5处传统集镇购置了垃圾清运车、电动车等清运工具,清理下水道以及沟函2.7公里。扩大保洁员队伍,全镇聘请专职清洁工人150多人,并为每个保洁员划定责任区,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在向纵深处推进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了农村清洁工程“十户轮值”、镇村干部联组包户等制度,实现了垃圾日清日洁。此外,该镇坚决制止乱搭乱建行为,每月由村(社区)为主,镇市容中队做好指导,对全镇乱搭乱建进行彻底清理,前后有10余处乱搭乱建现象得到根治,以生活垃圾处理为重要内容的农村清洁民生工程的大力实施,彻底改变了农村以前垃圾裸露、污水横流、杂物乱扔、柴草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诸多不良现象。
    三是“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治理精细化,有效涵养民生工程这块“试验田”。
古城镇大郭美好乡村建成后,该镇把开展环境卫生日常保洁与集中整治结合起来。镇主要领导多次亲临现场跟班作业,以实际行动诠释民生工程的重要性,传递三线三边综合治理的长久性和紧迫性,并表示,民生工程是党心连着民心的基础工程,只有有效涵养“水源”,我们的大船才能乘风破浪、我们居住的环境才能更加美好。为此,该镇,建立健全了长效管护机制,积极整合资源,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严格实行目标管理,确保人员队伍、环卫设施、经费保障、领导责任落实同时“四轮驱动”。从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入手,由群众推选出一批道德模范和十星文明户,定期在群命中进行宣传,激发居民爱家、护家、守家的自觉性,共同维护民生工程的美好形象,进一步提升了美好乡村建设的整体品味。此外,积极发挥美好乡村建设理事会和村两委的作用,引导教育参与民生工程的维护保养,把对美好乡村的维护守则写进村规民约,用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在人力、财力的支持上,该镇加大对大郭村容的整治力度,将原来的小巷、小路全部建成水泥路。在建阳广场四周建成花坛,在通往景区的两边实施绿化、亮化,使原来两边空置带及时得到了绿化和合理利用,在主干道还架设了路灯,自来水管、排污管等规划一次性施工到位。工程实施以来,大郭村整体环境大为改观,新增景点层次错落,人在景中,景随人移,提升了全村农民精神文化愉悦感。提高了精品点的档次与规模,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建设美好乡村,打造民生工程,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对于建设幸福古城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镇党委书记赵庆一、镇长罗齐虎的意见不谋而合:美好乡村建设,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全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下一步将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村集体经济,打造特色农业和农家乐,把古城镇建设成一个集种植、养殖、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精品镇”,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时下,只要你有幸徜徉在该镇美好乡村——大郭村如画般的农民健身文化广场四周,会时不时见到环卫工人正在仔细擦拭着新建成的体育民生健身器材,认真的劲头就像是在清洗自家的物品;行走在环村小道上,可以看到保洁人员将居民们前定点设置的垃圾分类箱进行区分转运,忙碌的身影就像是一个个流动的橘黄色蝴蝶;在栽满柳树的村前池塘注目,洁净的水塘上那白毛浮绿水漾起的清波,牵引着游人关注的目光:一处处民生工程的倾情呵护,折射出古城镇“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治理已经融入了居民们日常生活之中,折射出古城镇在创新发展理念,引领群众走上幸福之路付出的心血与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