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文明播报

肥东古城镇“送戏下乡”演绎江淮分水岭乡情连连

发布时间:2015-11-13 00:00:00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1678

 

(引子)肥东县古城镇地处江淮分水岭内陆,历史上农耕文化的特点一览无余,稻田守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邻里和谐,兼容并蓄,古朴自然的民风,由于缺乏与外界有效沟通,使得其文化视野偏窄,缺少滋生文化情怀的激情和创新的勇气。
为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拓宽文化惠民的新路子,连续两年,肥东县古城镇借助“送戏下乡” 这股民生东风,不断挖掘文化发展新元素,打造文化惠民亮点,传承中发扬,把“送戏下乡”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一些濒临失传的小倒戏、花鼓灯、打连枪等文化精品纷纷走上舞台,展现出精彩纷呈,乡情浓浓的艺术氛围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与血脉,能够体现一个地区文化气质与品味文艺演出便是文化积锭中绽放的最迷人的火花。经过“送戏下乡”活动的洗礼,全镇已初步形成了一支较为稳定的文艺演出队伍,农耕文化逐步演变成多元文化,在与时俱进的大潮中,崭露头角。
舞台虽小,星光闪耀送戏下乡,欢乐共享;
文艺赶集,传承文明放歌乡村,乡音浓浓
以上四句顺口溜,真实反映了古城镇党委政府在实施“送戏下乡”活动中,重视文化民生工程建设,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给基层群众送去文化精神食粮,丰富基层文化基础建设的点滴之举来到该镇鸡鸣村,尽管连续两年举办了送戏下乡巡演已经结束哦,却依旧余热未消,在打连枪传承人吴国银老人家里,167热爱文艺的中老年邻居们每天聚集在一起,大家一边熟悉自编自导的打连枪、玩兰花等经典保留剧目,一边还将各自活动的体会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尤其是新编的说唱大鼓《说说党的好领导》,更是成为每天必排的剧目。无论是在该镇广兴社区、古城社区、郭阳村农民文化乐园内,还是在镇敬老院等地,大家在一起交流最多的还是送戏下乡活动带给人们的惊喜。
(回音之一可能是五音尚欠火候,可能是初次登台的紧张情绪,可能是平时锻炼较少,但当古城镇黎明村全体村两委干部一起走上演出舞台时,台下的观众顿时掌声四起,他们为自己的心中好干部上台表演呐喊助威。在他们演唱的自己耳熟能详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过程中,不少老年观众眼中饱含泪水,浑厚高亢的歌声与台下观众达成共鸣,那就是对党的无比深情。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让人久久不能释怀。的确,在实施送戏下乡的民生工程里,处处凝聚着党对群众的无比关怀之情,这情久远、博大,这情温暖、贴近群众的心坎。一位张姓老党员激动地告诉笔者:“好久没有听到这么好听歌曲了,时代在前进,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么功德都是我们党的的英明领导,是我们党为民众的富裕幸福呕心沥血换来的,什么时候都要牢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演出在同步进行,台下台上观众和演职人员彼此互动,县文艺演出团队也积极参与其中,《走进新时代》、《摘石榴》、黄梅戏《女驸马》、庐剧《劝赌》等多种时尚文艺元素让整台演出饱满、多彩。
(回音之二)当一曲悠扬的《康定情歌》笛子独奏声音响起的时候,演出场地400多人的黄山村男女老少顿时激动万分:“很久没有听过黄发宏吹过笛子了”,“真不错,我们村还有如此的人才笛子可是我们民族的玩意呀”,“老黄这笛子还是我在年轻的时候就听到过,现在再一次听,味道还真的别有一番情调”。。。。。。伴随着村民黄发宏悠扬的笛声,观众席里窃窃私语不断。的确,年近70的黄发宏的笛子很久没有演奏过了,演出之前,他还担心自己的手艺生疏了,在乡亲们的鼓励下,老黄还是拿着笛子走上舞台,连续演奏了《康定情歌》、《毛主席的光辉》两个独奏,并与同村黄发生老汉合奏了4支乐曲,博得观众阵阵掌声,掌声中有亲情的期许,有乡音的回味,更多的是对家乡无限的深情。
     (回音之三)“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我们追求美好的脚步从不停歇,坚定不移实现祖国强盛的梦想。。。。。。”。“送戏进万村”走进大袁村,追梦成为了整台演出的中心主题,六位早年走出农村的老人们,用高亢的《共筑中国梦》将整台演出推向高潮。从演出间隙和他们攀谈中了解到,在他们听到自家村里将演出文艺节目的消息时,纷纷打电话报名参加,积极筹备节目,不断研究演出的中心议题,最后一致同意把“追梦”作为献礼中心,并于演出当天一大早乘车从省城合肥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后的车马劳顿,在演出前赶到现场,这些来自该村的老年艺术追梦者们老人们先后登台演绎了二胡独奏《赛马》、《九九艳阳天》、《敖包相会》、《安徽我可爱的家乡》、《儿行千里》等追求梦想、实现梦想的经典剧目,全村500多名观众与歌者一道追梦这梦、真实可信,这梦,贴近百姓,这梦,更加荡气回肠。
(回音之四 “说古城,道古城,现在的政府就是行,为民服务零距离,还把一场场好戏送上门;土里生来土里长,古城的面貌真变样,唱歌、庐剧加小品,舞蹈、器乐加童声,字字句句都包含泥土情,民生大事记在心,你们大家一一来听我说分明,说分明。”在一片掌声中,古城镇鸡鸣村4位老年人用自编自演的花鼓戏《说说党的好领导》拉开了整台演出的序幕。 在现场,全村村民就像是过大年一样,外出的媳妇、女儿回了家门,亲戚朋友相邀来家做客,大街小巷,大家都在谈论着自家即将上台演员表演的节目,一边的观众还不时与镇文化工作者进行交流,“打探”节目的具体内容,乡音乡情爱意浓浓。
       “再来一个”。当该村的一支由群众自发组成的广场舞蹈队演绎完首个舞蹈《走进新时代》节目后,台下的观众抑制不住亲情的触动,邀请声、掌声、欢呼声经久不息,肥东县电视台记者及时捕捉下一个个精彩的镜头,将沸腾的场面定格。在节目的编排中,该镇将群众喜爱的节目与生活紧密相连,尤其是传统剧目《打连枪》、《玩兰花》、《女驸马》、《十八里相送》等经典唱段的演绎,博得观众不住点“赞”。此外,整台演出还在节目中加进了宣传党的群众路线正能量的小品说唱等节目,达到了教育观众,寓教于乐的观赏效果。
(并非尾声):在切实解决农村地区群众文化“饥渴”的问题上,古城镇党委政府从实处着眼,力求让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下乡”与群众嫁接,每年都精心组织26台文艺节目“送戏下乡”,同时,结合挖掘本地区的文艺人才,让一些民间草根艺人一展英姿,融进乡里乡亲熟悉的味道,从而真正解决群众文艺下乡“最后一公里”的文化课题,实实在在将此项民生工程送到群众的家门口,慰藉略带乡愁的父老乡亲。
这是最贴近群众身边的文艺精髓在律动,这是全体服务基层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心声,在肥东县第二届全民文化月启动大会上,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长许高彬饱含深情地向全体参与第二届全民文化园活动的县村三级文化工作者、广大热爱文艺活动的志愿者发出了春天的邀请:
让我们携起手来,把振兴文化肥东的担子挑起来,无论是稚嫩的,还是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无论是长者,还是还是孩童,都来尽情的歌舞,把文艺春天演绎的更加酣畅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