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民政局:往昔负箧曳屣学子 今朝梦想成真
“不知用啥语言来感谢这雪中送炭的情谊,今年高考总算熬过来了,考得还比较理想,被电子科技大学录取,当我和父亲还在纠结上学费用的时候,是县乡民政和社区的同志给我送来助学金,让我能顺利上大学,我打心里感激你们”。日前,在与肥东县牌坊乡被资助对象垚子(化名)了解他上大学后的近况时,垚子非常激动,他坦言,家庭困难无法选择,只有好好读书才能报答所有关心自己成长的所有好心人,目前自己在大学读书安心,这都得益于社区党和政府对身患脑瘤父亲等家人的关心与厚爱,让自己步入了心仪的象牙塔,自己一定会学有所成,回报社会的。
据悉,今年8月份,垚子同学被电子科技大学录取。考上大学,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作为低保家庭成员的垚子却高兴不起来,几千元的学费对一般家庭来说是小菜一碟,但对他家而言却很有压力。学费怎么凑齐,始终困扰着全家。垚子家庭一直是社区民政部门重点关注的对象,当得知垚子考入大学的信息,社区民政部门启动了困难大学生临时救助工作,为其及时落实4000元的困难大学生临时救助。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每个人的出生环境是不可改变的,但是党和政府一直在为这些“负箧曳屣”的学子们提供一个尽量公平的学习环境,让他们靠自己的奋斗打造出来属于他们的锦绣前程。每年由民政部门提供的助学金,就是专门为了贫困家庭的学子而设立的,其中饱含着国家的情意和关怀。
来自该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显示的数据表明,自从实施孤儿助学金工程以来,全县先后有21名孤儿和54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享受了此项助学金待遇,仅就今年而言,全县就有7名孤儿和16名无人抚养儿童顺利步入高校深造。其中,来自该县长临河镇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李小云(化名)就是借助此次发放的助学金成为了山东大学机械工程研究生队伍中的一员。据了解,李小云所在的社区儿童主任了解到她考入山东大学研究生这一喜讯后,第一时间向社区和民政部门进行报告,提前为她提供入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落实助学金申报等流程,县未保中心根据上报信息,及时进行核对下拨助学金,让李小云十分感动。日前,在与李小云连线了解她的学习情况时,李小云还不停地感谢社区民政部门给她提供的经济援助,她表示,自己作为一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在求学的路上,一直接受着党和国家给予的救助,可以说,没有党和国家的培养,就没有自己今天的成绩,自己也一定会加倍珍惜,学习更多知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生活是残酷的,生活是不平等的,走向美好理想的的道路是布满荆棘的,但是,那些贫寒学子们已经不再惧怕,不再寒冷。该县包公镇一名考取云南警官学院的张祥(化名)的一番话,让民政看到了希望,作为特困家庭的孩子,之所以能走进“象牙塔”,多亏了肥东县民政局和所在的乡镇社区给他提供的助学金,正是这点微光,点燃了贫寒学子在黑暗中的拼搏的明灯,让自己不再寒冷,让营养的午餐前不再驻足徘徊,让迈往明天的脚步更加的矫健。“感谢党和政府的助学政策,让我得以顺利入学,圆我大学梦。”这位未来的警官在电话中,哽咽地说道。
从该县低保中心工作人员陈晓虎处了解到,为做好困难家庭学生的救助工作,早在今年的7月份,县民政局结合做好2023年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高等教育大学生临时救助工作进行部署,对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在读大学生和新录取大学生常态化开展年度一次性临时救助工作,救助资金及时足额一次性发放到位,保障每一名学生顺利入学。县低保中心充分发挥“三主动”机制作用,深入开展困难学生教育救助政策宣传,并与县教育部门对接,全面摸清低保、低保边缘家庭高等教育大学生底数,动员全县252个社区民政协理员、老幼专干、网格员等力量,通过入户调查、数据比对等手段,开展主动排查工作,确保底数清楚、救助及时。截至目前,全县共为120名困难大学生(低保对象户、低保边缘户、支出型困难家庭、突发严重困难家庭、原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及其他困难家庭)发放了临时救助金481000元。 (高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