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文明创建

古城镇学雷锋之风吹遍小乡村

发布时间:2016-03-07 00:00:00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1195

 

完璧归赵
“皮包里有两张存折,姓名分别是谢某某、王某某,还有一张银行卡和一些票据”。日前,在通过古城派出所王警官与八斗派出所沟通、核实之后,家住在本县八斗镇九店村东一村民组的失主谢某某、王某某,万分感激地从民警手中领取自己丢失不到6个小时的钱包,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没什么,当时大概是8点多钟,我正从古龙路樊山路段经过,前往田里查看苗情,刚到马路上,就发现了这个钱包,我打开一看,知道是临近乡镇的群众丢失的,我立即打电话给我们村里的干部,让后我就交给他们了”,拾到钱包的该村村民刘长元向失主讲述了拾到钱包的经过。一旁的村书记凡增波接过话茬:“我们接到捡到的钱包,立即派村民兵营长刘龙飞与包村民警联系,并通过他和八斗派出所取得联系,最终联系上了失主”。一个爱心穿起一颗颗“拾金不昧”的红心,在不到六个小时时间内,钱包物归原主,上演了一道爱心接力。此时绵绵细雨清润江淮,远方的路灯次第闪亮,无边的暖意在人们心头潜滋暗长。
危房里住着我的乡亲
“要认真做好困难户所居住的危房的现场核实,登记,为今年彻底改变人居环境最好冲刺”,在年前危房改造工作部署会上,支部书记凡增波一番话落地有声,他满含深情地说:“近几年来,我们在精准扶贫工作上坚持一对一帮扶,全村的困难户越来越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在节节上升,当下,危房改造作为今年第一项民生工程已全面展开,我们责无旁贷抓好落实,因为危房里住着我门的父老乡亲”。据悉,在经过认真梳理和详实核实后,全村贫困户危房改造户危房改造序幕全面展开。
担子在肩,梦想在前
1985年开始担任村里会计一职直至到2016年挑起村书记重担以来,凡增波肩上的担子从未轻松过,这位身材短小精干,满脸慈祥的五十多岁的中年汉子,已经用半生的心血为村民奔波劳累。日前,记者想借助即将到来的雷锋日谈谈他的感受,平常快言快语的他一下子“卡”住了,沉思了片刻他若有所思地说:“学雷锋?这问题提的好呀,我们这些奔波于乡村的泥腿干部,哪一天不是在向他学习呢,只不过事务太多,要说具体,恐怕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不在这里自夸了”。望着眼前这位憨实的当家人,笔者想从他口中了解更多的内心世界,经过再三引导,凡增波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秘密”——作为一名当家人,他的梦想就是带领群众更快致富,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乡愁远离故土。
让梦想飞翔
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左路小学,曾是当地一所有名的学校,在这里培养的学子一茬又一茬,然而,时过境迁,面对越来越城市化的就学环境,盛极一时的左路小学同样面临师生流失现象。凡增波说,他每天经过这里,都喜欢停下来,听一听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为了不让家门的学生远离家园,他多方联系在外的成功人士(大都是老校友),自发捐助,在硬件上给予小学倾力支持,同时,积极争取可靠的师资力量,为这座小学上档次谋划优质教学环境。现而今,多媒体教室和电教化资源让乡村的孩子与城市学生享受同等待遇。“孩子父母都外出打工了,孩子太小,待在我们爷爷奶奶身边,加上有这么好的学校,我们一百个满意、放心”,家住在左路村的袁大娘面对笔者,一个劲地夸道。
“读书是基础,满足孩子们童年时的梦想,让他们记住家乡,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只要孩子们快乐,我们就心满意足了”,凡增波的话语是如此的肯定、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