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文明创建

巾帼岂能让须眉 古城镇张斗村女书记蝶变有力促转型

发布时间:2016-04-18 00:00:00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1655

旧辕在泥泞的路上踯躅

    在古城镇原老行政区所在地,曾流传着这样一句戏谑:“两庄一斗,诸事堪忧”,尽管话语有点过,但对于这其中之一的张斗村来讲,还是真正成为了一个“包袱”,这一“箴语”让这个由原张斗村和原五七村合并之后的张斗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村级发展就像一架锈蚀的大车,艰难地在泥泞的路上负重前行。

    张斗村坐落在古城镇最东部,与岱山环拥连体,一大半的居民居住在山里,尽管山体海拔不高,但对于村民来说,却习惯称呼自己为“东山人”。这里山林面积广布,农田面积狭小,小农经济和传统种植让张斗村裹足不前。该村现任党支部书记柴秀莲告诉笔者,前些年,由于村级集体经济负债较多,村级发展出现了“瓶颈”,一部分能人纷纷外出寻求发展,村里面剩下的都是些老人妇女和儿童,就连村两委也出现青黄不接现象,张斗村渐渐成为了落后村的代名词。

老马识途唤醒了张斗

    从已退居幕后的老张支书口中得知,张斗村由于各项事业发展的滞后,一段时间,只能由镇上包村干部兼任村支部书记。“这毕竟只是权宜之计,自家事还是有自家人担当才能解开群众心中的疑惑呀”,老张书记的一席话让同是村两委成员的柴秀莲感慨不已,自己从1986年担任村妇女主任之日起,到如今已有30年了,这30年,亲眼见证村级组织从小变大,从弱变强,分分合合,就像是一部村庄演变的断代史,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时代,张斗村依然还处在落后的边缘,这着实让快人快语的柴秀莲感到巨大的压力。“再不跟上发展的脚步,张斗村恐将不复存在,这样下去,既对不起2467名村民对村两委的信赖,更是对自己所在团队的一种否定”,在新一届村两委换届之际,柴秀莲毅然决然地接受组织的任命,拉着这架满是疮痍的大车,用女性特有的坚韧和不服输的勇气,开启了振兴张斗村的新征程。用她的话来说:“我是一头老马,我清楚全村的软肋的地方,我会以老马识途的感知,去带领张斗村走上一条富足、幸福之路的”。张斗,终于醒了。

蝶变,张斗赶上来了

    从村妇女主任到计生专干,从村委会委员、支委委员到当家书记,角色的转换,并没有让柴秀莲感到一丝的欣慰,反倒是沉沉的担子让她感到责任与信赖。蝶变之一:我和大家一道分工,但凡各项工作的进展,村两委以我为鉴,向我看齐。一时间,村两委的凝聚力加强了,各人手头分工明确,推诿扯皮的不见了。在年初实行的土地确权工作中,张斗村率先在全镇完成一、二轮公示;在服务群众新农保民生工程中,柴秀莲同样进村入户帮助开展工作,收取存折,帮助年老体弱和在外打工的兄弟姐妹们缴纳参保资金,在全镇通报的进度中,位居前列。蝶变之二:奖罚分明,公开公正。柴秀莲深知,每一项工作的展开,群众眼睛是雪亮的,只有真正做到透明、公正、公平、公开、公心,群众就会自然而然地拥护你。在实施低保听证过程中,柴秀莲要求每一位村干部负责好所承包村组村民代表的召集工作,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低保听证工作中,她告诫村两委,只有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才能彻底打消群众心中的疑虑,扭转不良风气,为各项工作开个好头。在实施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她坚持同奖同罚,对工作不力的村干部提出批评,树立了党和政府的威信,也让共同参与工作的同志们感受到工作的快节奏。蝶变之三:抓作风从小事做起。上任之初,正赶上秸秆禁烧进入关键时期,加之夜间巡逻以及日常事务等工作多项交叉,一时间,让柴秀莲感到来自四方的的压力,作为一名50多岁的农家妇女,家庭的的重负没有压倒她,难道让工作给压到了?一向倔强的柴秀莲再次用实践证明了自己。不论多少事情,她都带头与村两委一道坚持一线作业,值班、巡查、宣传,一样不落,她多次向乡村两委老同事虚心请教,对从未学过的电脑知识,也在慢慢“啃”,全村69名党员,她都能唠上几句,在她的影响下,一个团结、高效、廉洁的村班子正在新的征程上,迈着坚实的脚步,赶了上来。

民生引航巧借东风破

    要想富,先修路,修路架桥,以民生引航,才能巧借东风,打破瓶颈,张斗村才能正真富裕兴旺。朝着这个目标,柴秀莲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机:作为山区居民,修改好当家塘是改变生产生活的基础。为此,她邀请镇土地规划部门进行科学规划,把水利民生福利用在刀刃上,同时,在县安监局等部门的大力扶持下,仅用一年的时间,就新建和扩建了9口当家塘,新建2座电灌站,采取分级提水的方式,向山上供水,保证了山区群众的安全用水;在五七村民组,笔者看到,全村每家每户门前都修成了环村水泥路。村民张老伯告诉笔者,这早就是村民的愿望,现如今在村两委的协调下,终于建成了。在现场,村民们握住柴秀莲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据不完全统计,一年多来,全村利用一事一议和水库移民惠民政策,先后建成水泥路3.7公里之多。此外,柴秀莲带领两委一班人,配合县交通局,对张斗桥实施了危桥改造,投资170余万元建成一座新桥,并在2015年底顺利通车,彻底改变了给群众带来30多年生活不便的交通环境,群众对此赞不绝口,同时,柴秀莲还组织村民,认真做好五七大桥的安全维护工作,现如今,两桥飞架西南和西北,使张斗人的富裕之路畅行无阻。

    发展才是硬道理。“山林是个宝,守着金饭碗四处要饭吃,以前的张斗村真是错过了不少发展机会”,柴秀莲的话语里透着一份执着。她带着笔者来到养殖土鸡专业户张茂祥饲养的一块山林地,指着漫山散养的土鸡说道,像这样规模化从事山林养殖的合作社,目前在张斗村就有两家,养殖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饲养的山林鸡肉质鲜美,是地地道道的绿色产品。走下山来,在薛模文养猪场,笔者不经意地数了一下猪的数目,一旁的柴秀莲脱口而出,这个养猪场目前存栏500余头,都已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像这样的规模化养猪场,全村共有8户,此外,还有3处养鸭、养鹅场,6家养羊和一处养牛场,柴秀莲如数家珍,真是有了这一些养殖专业户的示范引领,如今的张斗村,成为了一个以特色专业化养殖带动农业发展,以旅游观光带动第三产业消费的新型示范村。村民富了,集体经济也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健康前行。柴秀莲说:“下一步,将要瞄准精准脱贫和民生基础建设这两项群众关心的重点话题,再紧思想发展弦,以山林发展为契机,带领群众真正过上富裕的日子”。

在须眉群中吐露芳华

    在贫困户孟庆翠家门前,当她听到柴秀莲前来看望的声音时,正准备做中午饭的孟庆翠连忙走出屋子,拉着柴书记的手连连称谢,一幅干群融洽的和谐图画,在山林绿色的掩映下,温暖如被。经过询问,得知柴秀莲正在按照镇党委政府实施的扶贫救助计划进行对口帮扶,其中,孟庆翠就是她帮扶对象之一。孟庆翠告诉笔者,柴书记经常来看望自己,帮助自己解决一些生活的困难,两人亲密的就像一家人。

    作为在村两委中的女性当家人,柴秀莲对自己要求极高,凡事都要在村两委会上进行集体研究,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以群众利益为先导,逐步解决了以往遗留下来的一些敏感问题,尤其是对一些陈年旧账,她不厌其烦地听取对方诉求,用女性的柔情和办事公正的品行化干戈为玉帛,为创建和谐稳定的局面付出了全部心血。在人们的眼里,她就是一位敢作敢当的巾帼表率,在须眉之中吐露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