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镇“文化走亲”带动时尚温暖乡里
“文化走亲”是近年来肥东县古城镇在实施“送戏进万村”民生惠民工程中,不断涌现出来一种“区域文化传播”的特定现象,它通过相互交流,文化嫁接,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家门口的传统文化逐步渗透到周边区域,在与时尚文化交融中,彼此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辐射和互补,从而搭建了一个个区域文化交流平台,丰富和活跃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带动时尚,温暖乡里。
“你看,舞台上正在领舞的不是二宝二婶的媳妇么,跳的真不错,真没想到今天能看到她的演出”。日前,当送戏进万村大篷车队来到该镇东庄村演出时,几位妯娌们话语对白让正在服务演出的工作人员感到无比的快慰:“这是我们邀请来的鸡鸣村民俗演出小分队,你们再仔细看看,有没有自家的亲戚”,一旁的村主任陈先林热情地与村民交流着。
在该镇杨塘社区演出时,当一位身着便装的演员走上舞台,一时间,台下观看节目的乡里乡亲拍起手来,一打听,舞台上正在演出的这位原来是临近村的民间艺人,难怪大家情绪如此高涨,熟悉的乡音让观众感到亲切无比。
要让文化走亲更接地气,更加普遍,才能带动越来越多热爱文艺的群众参与进来。道出此话的是近年来服务基层文化,在送戏下乡过程中,基层文化工作者共同的心声。在古城镇,连续3届开展的全民文化月,让许多民间艺人“走红、走俏”,就拿该镇鸡鸣村民俗演出队来讲,从原来的7、8个老年人自娱自乐,到如今20多个年轻人的加入,队伍的不断扩大,演出次数的逐渐增多,文化走亲让更多群众了解他们、熟悉他们,同时,他们还带着自编自演的节目参加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组织的文艺节目交流,增加了他们的信心,也为今后“文化走亲”打下坚实的基础。像这样文化走亲现象,在古城镇每年400多个节目编排中,时常有他们的身影出现,此外,古城、广兴、杨塘、龙山等一批文艺爱好者所表演的节目,还被临近县镇“借”出去,让文化走亲的区域越来越扩大,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了以往一些村民的陈规陋习,健康活泼的广场舞、民俗民间文艺,让乡愁演变成乡恋,在文化的熏陶下,村容村貌更加靓丽,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精神文明建设如履春风。
借助“文化走亲”,近年来,古城镇文化建设踏上与经济建设同行发展的轨道,文化养民、文化富民的拉动效应正在凸显,文化自信让200多平方公里的古城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文化“土特产”,在江淮分水岭上,亲上加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