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镇志愿者精心编制平安防护网
为有效控制四类可防性案件的发案率,确保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平安稳定,古城镇党委政府将建立健全志愿者防护网工程作为基层平安创建的一大新载体,融入经常性工作之中,充分发挥村组保洁人员、村民组长、老党员、老离退干部、老教师、劳模范等群体的余热,向他们提供“治安巡防志愿者”的小红帽和袖章,由镇综治办统一进行调度,组织他们全天在村组中进行流动联防。通过这些志愿者们的联防联动,一定程度上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四类可防性案件降低幅度较大,群众为此拍手称快。
在广泛开展平安建设中,该镇充分发挥宣传引导作用,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和防范水平。一段时期以来,根据辖区派出所协查通报,“白日闯”犯案率有抬头趋势,为了彻底打击此类违法犯罪现象,该镇采取群防群治等手段,先后采购了“治安巡逻”红袖章、“治安巡防志愿者”小红帽540件,发放范围包括保洁员和村民组长和部分党员、老离退干部、老教师、劳动模范,让他们经常性在村组流动巡查。同时,结合镇综治办下村督查,有效保证了保洁员、村民组长、老党员、老离退干部、老教师、劳模范等志愿者们,在白天外出保洁、下田做农活随时佩带“治安巡防志愿者”的小红帽和袖章。为提高他们工作积极性,镇政府还拿出一定补助资金为志愿者们提供保障。该镇综治办还在协助各村组建平安建设志愿者队伍的基础上,成立镇联防机动小分队,随同志愿者们共同守护这方土地,。在巡查中,志愿者们将镇综治办录制的“平安建设小常识”的录音宣传资料,沿交通主干道、易发案村(社区)开展巡回治安宣传,进一步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同时,这些志愿者们还担当起“法治宣传者”的使命,他们进村入户发放平安创建宣传材料和“警民联系卡”5000余份,他们还自编自演涉及法律、环境保护和未成年保护等为内容的文艺作品,利用群众赶集和开展全民文化月活动的机会,进行宣传,成为群众们喜欢的文化送法律下乡的一个全新载体,通过广大志愿者们的努力,全镇平安创建和送法下乡氛围日渐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