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镇乡村村医群众身边的“美小护”
引子:在人们的记忆中,“赤脚医生”这一名称可能在人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尽管它曾伴随了上几代人生活的风风雨雨,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有无数个赤脚医生生活在全国的山山水水、乡村田野,用他们贴心的呵护和精湛的医术,为偏远地区的群众解除病痛的烦恼。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亦或是受市场经济的洗礼,加之农村集镇医疗综合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渐渐地这些赤脚医生远离了农村生活环境,消失在人们茶余饭后的话语里。
进入新世纪,在党和政府全力推进民生工程普及过程中,人们欣喜地发现,时下,在每一个行政村又开始出现一批身着白大褂,驻守在偏僻农村的村医们,他们用“零差价”的药品和熟练技艺,凭借着服务乡村卫生事业的一腔热情,为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零距离”服务,彻底解决农村就医难的问题,成为群众家门口的“120”。
本文的主人公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家女子,她在县城卫生学校“社区医护”专业完成护理学业之后,毅然而然返回家乡,成为了一名村民身边的“美小护”,她叫周芝秀,目前在古城镇塘庄社区为3000多居民承担起日常护理的角色。
美小护普通的一天
上午九时许,在古城镇塘庄社区卫生室门口,聚集着几位村民,记者见到在人群之中看到,有一位清秀的医护人员,一打听才得知,她原来是本社区的值班医护人员,只见她蹲在一个孩子的面前,询问糖丸服用后的情况,在从孩子家长口中得知孩子已经按照要求服用糖完之后,这位心思缜密的“美小护”拉着幼儿的手,摸摸孩子的头发,亲昵地夸奖着孩子,从她习惯性的动作里,可以看出这位白衣天使与村民的关系十分融洽。在询问完孩子家长需求之后,一位身体不适的群众前来就诊,在查明病因后,美小护熟练地为这位群众提供输液服务,望着她的一举一动是如此的贴心到位,真正让记者感受到平凡工作蕴含伟大的意义所在。
上午十时多,美小护周芝秀开始一天一项特别工作,为辖区保洁员工提供免费血压测量。据了解,这是周芝秀每天都要做的最普通的事情,只是每天服务的对象有所不同。在美小护带好听筒的间隙,这时,在社区卫生室内,提前打招呼的几位保洁员已经挽好袖子,静静地等着美小护为他们服务。时间在悄然流逝,血压计上,水银刻度在不时运动,不一会儿,只见美小护收起听筒,微笑地告诉服务对象,今天的血液一切正常,此时此刻,几位现场的保洁员的脸上都露出满意的笑容。
十一时许,周芝秀观察到之前输液的对象已经接近尾声,便小心翼翼为患者拔去输液管,然后询问患者输液后的感觉,同时提醒患者今后的注意事项,一边来到药具柜台前,详细查看药品的使用说明,然后嘱咐患者服药必须注意的相关事项,为患者开具服用药,在得到患者答复后,才将“零差价”的药品交到患者手中。记者从美小护口中得知,现如今,在农村卫生室,普通类型的药品比较充足,上级医疗主管部门配送及时,一些常见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及时救治,尤其是自己所学的护理知识,在农村十分受欢迎,自己也感到家乡群众离不开自己,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自己感到很充实。
随后,又有几位群众陆陆续续前来问诊,美小护继续向他们提供耐心、细致、周到的服务,让就诊人员心急而来,满意而归,在这档口,周芝秀还不忘自己办公桌上,正在输入的社区群众信息卡片。她告诉记者,信息输入和统计是每一位社区护理人员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通过对社区居民信息的掌握,可以及时了解居民所需、所求,好为下一步提供上门服务。
美小护的坚持
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不断涌动,稍有一技之长的人们,大都会选择在城市更好的岗位上获取人生价值,可眼前这位美小护为何在这般青春年华时期,心甘情愿在农村值守。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试图走进美小护的内心世界。面对记者提出的疑问,周芝秀的回答很坦然,自己所学的“社区护理”,服务的对象就是普通群众,加上自己热爱这个专业,又有什么理由不去为群众服务呢,况且自己生在农村,父母都在农村,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下服务乡里乡亲,自己感到很踏实。美小护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但面对经济收入,她难道就不动心。这个提问让周芝秀停顿了片刻,随即,美小护扬起灿烂的笑容,一脸真诚地告诉记者,这些都不算什么,无论哪个岗位都需要有人去做,自己能有今天这个岗位,也是家乡老百姓对自己的肯定,自己没有理由离开他们,只有做好眼前的事情,才能心安理得。
后记:出生于1820年5月12日的弗罗伦斯·南丁格尔是一名英国籍护士,在德国学习护理,克里米亚战争时,她极力向英国军方争取在战地开设医院,为士兵提供医疗护理,被称为“克里米亚的天使”又称“提灯天使”。由于南丁格尔的努力,让昔日在地位低微的护士,社会地位与形象都大为提高,成为崇高的象征。“南丁格尔”也成为护士精神的代名词。她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女护士,开创了护理事业。“5.12"国际护士节设立在南丁格尔的生日这一天,就是为了纪念这位近代护理事业的创始人。
下一篇:石塘镇:文化雨露 润泽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