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文明创建

响导乡:“考”出天清气爽的环境

发布时间:2016-06-02 00:00:00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1440

繁星明月,狗吠虫鸣,蛙声一片.......如此美景在响导乡宁静的夜晚呈现着。该乡精心组织,多措并举,用责任考核办法“考”出了这方月朗星稀的夜晚,“考”出了这方天清气爽的环境。

一、目标任务。2016年,午秋两季农作物收种期间,为全年禁烧重点时段,实行全乡域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推行全年常态化管理;严禁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垃圾、荒草、落叶等,严禁将秸秆抛置于河道、沟渠及水库塘坝等水体中;着力形成以秸秆还田为主的多元化秸秆综合利用格局,力争全乡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8%以上。

二、网格管理。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该乡成立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领导组,全乡禁烧网格化管理工作分成12个片,由负责该村的片长负总责,乡分工干部为禁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村两委干部为具体责任人,实行责任到片、责任到人。同时乡里专门成立响导乡2016年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督查和应急处置组,负责全乡巡查、督查考核、现场确认处置等工作,各片要科学细致地进行种植区网格的设计和秸秆堆放点的合理选择。做到网格划分“空间覆盖无空白、职责落实无盲点、监管管理无缝隙”。乡将网格划分和秸秆堆放点确定的各项任务分解到各村(社区),各村(社区)负责将各项任务分解到组、落实到户,确保每个具体田块要有具体的乡、村责任干部。一级网格:全乡所有种植区域。二级网格:12个村(社区)为单位的区域(原则上分到片的所有乡干部对该片承担包联责任)。三级网格:原则以村民组为一个单位划分网格。在三级网格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和健全中,以村民组为单位划分网格,逐户登记组内户数及每户实际油菜、小麦的种植面积,并落实村组干部网格负责人,以提高监管效果。鼓励群众自运、乡村干部帮运等方式将秸秆及时搬运到集中堆放点【具体堆放点由各村(社区)确定】或不影响“三线三边”工作的房前屋后存放。严禁堆放在主干道或村村通公路两侧,集中存放的秸秆一律进行堆肥堆腐处理,确保不发生火灾事故。

三、宣传力度。农民群众对秸秆禁烧的认识与参与程度,对禁烧网格化管理工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首先,该乡通过广泛宣传和发动群众,最大限度地争取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并积极参与到禁烧工作中来。对各村(社区)秸秆禁烧工作纳入年度岗位责任制考评,村与种植大户签订了秸秆禁烧网格化管理责任状。其次,充分利用会议、广播、宣传车、发放明白纸、入户签订承诺书,包组联户等形式宣传禁烧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重点、任务、目标和要求,努力把禁烧工作宣传到千家万户。第三、在全乡中小学生中开展秸秆禁烧的宣传教育活动,实现“小手拉大手”。第四、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实行秸秆禁烧。第五、为加大禁烧执法力度,禁烧期间乡将派出督察组全程参与市、县环保局的秸秆禁烧宣传活动和执法,增加禁烧执法的威慑力(对群众举报或现场发现露天焚烧秸秆的,在现场取证的情况下,每起依法处罚200元,同时并取消该户种植面积的每亩30元的经费补助)。

四、秸秆利用。该乡坚持把秸秆还田作为秸秆综合利用的主攻方向,积极探索秸秆多元化利用途径。在农作物收割前,制定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细则,以户为单位明确秸秆去向,以村(社区)为单元划定秸秆还田区域,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一)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1.落实秸秆粉碎还田作业机械。乡农机部门组织调配机械,落实订单作业。根据本地实际和农民需求,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和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购买与秸秆还田相关的大马力拖拉机、带粉碎装置联合收割机、秸秆粉碎还田机、灭茬机、旋耕机、深松机等农业机械,不断提升农机装备水平,着力破解农机不足难题。2.强化秸秆收割粉碎作业管理。严格落实村(社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主体责任,加强对秸秆还田农机作业管理,乡农机部门要落实农机监管责任,确保农机作业安全。 3.强力推进秸秆机械化旋耕还田。各村(社区)应结合农机配置、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后茬作物等因素,因地制宜制定秸秆还田技术路线,指导开展秸秆机械化旋耕还田。农机装备条件好的地方,积极推行大马力机械旋耕(深翻)还田;没有条件的地方,要充分发挥家用手扶拖拉机作用,采取“秸秆粉碎、先犁后耙”方式,实现秸秆有效还田。4.积极推行联收联耕。各村(社区)要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广统一组织机械收割、统一旋耕还田、统一技术要求、统一收费标准的“四统一”联收联耕作业模式,努力推进联收联耕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二)因地制宜推进秸秆堆腐还田。各村(社区)要充分利用“三夏”温度高、秋冬种植时间跨度长等有利时机,发动群众以户为战、以田为战,因地制宜,利用田边地头、荒岗荒滩就近就地就田块开展秸秆堆腐还田工作。坚持村组干部带头示范,强化秸秆堆腐服务,突出抓好秸秆堆腐宣传引导、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用水调度、腐熟剂调配发放、督促检查等关键措施落实,确保秸秆堆腐还田工作的顺利推进。(三)强化烧荒管理。该乡将禁止烧荒、焚烧生活垃圾等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树立常年化管理意识,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

五、奖补兑现。该乡今年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资金将足额兑现,对群众将秸杆机械粉碎还田、堆腐还田或自运秸秆离田到指定堆放点的实际种植田亩每亩补助30元。对实行联收联耕的村、社区,并经验收合格的每村(社区)给予5万元补助(其中2万元作为奖励资金,由乡分期打入村帐,村按乡要求发放到位;3万元作为工作经费,午季重点禁烧时段1.5万元,秋季重点禁烧时段1.5万元,主要用于乡村干部宣传、助耕、车费、搬运及加班生活补贴费等)。对各村(社区)没有发现一处火点的,另奖补该村(社区)一定的工作经费。全乡设立一、二、三等奖,每季度另外分别给予5000元、4000元、3000元的工作经费奖补。在禁烧期间,所有乡干部无特殊情况不允许请假,事假一天扣50元,发现一次不在岗扣200元。对村组网格范围内的所有田块实行联保责任,发现一起焚烧的(两村交界处无法界定造成相互扯皮的,实行共同处罚,以下类同),取消该网格内所有奖补。同时设立有奖举报制度,群众举报一处火点并指明放火相关责任人的,经核实后给予举报者200元奖励,网络责任人无条件对火点农户进行处罚,处罚到位的,相关责任干部以不少于100元标准进行处罚;处罚不到位的,该火点网络相关责任人以合计不少于农户处罚款(火点数Ⅹ200元/个)的2倍资金处罚到位。网格内乡村责任干部巡查发现火点立即在乡微信工作群中上报并现场处罚到位的,乡按照处罚标准加该户禁烧补贴款奖励参与到户执法人员。 在禁烧期间,凡被督查组督查发现一起明火的,网格责任区域内所有乡干部处罚300元,处罚村该网格管理村干部和支部书记各300元(没有网格村干部,支部书记加倍处罚),乡以处罚款相同标准奖励督查组相关人员(督查组成员与责任人员是同一人的,奖罚分明);发现3起的,取消村(社区)秸杆禁烧和综合利用相关工作经费,3起以上的,每起从其他经费中处罚该村(社区)0.5万元;督查组发现没通报的,被乡主要负责人发现的,督查组成员每人每起处罚500元;督查组严格执法,乡财政另拿出一定资金奖励督查组。网格内收割机未配备粉碎装置进行作业,每发现一台处罚该村(社区)1000元。凡被媒体、县主要负责人、市分管领导及其以上领导干部、省级单位或卫星发现火点的,火点所在地乡责任干部(含片长、班子成员)取消正常工资外的全年所有福利性补贴或绩效工资,村(居)书记(含主持工作)降职、免职或撒职处理,火点网格外其他干部根据事件影响程度执行。
   六、责任追究。禁烧工作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成为衡量一地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尺度。在禁烧期间,全乡上下必须全力以赴,举乡而为,将禁烧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该乡党委、政府将实行比往年更为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坚持赏罚分明的原则。在禁烧网格化管理工作结束后,乡党委、政府严格兑现合肥市秸杆禁烧政策;对在禁烧网格化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予以重点培养、提拔使用。对工作不力的村(社区)或相关责任人,依法惩处追责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