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幸福新响导
响导乡地处肥东县北大门,距肥东县城店埠镇40公里,南接八斗岭,北与定远连江镇毗邻。响导居江淮要冲,交通便捷。省级道路合蚌路穿境而过,县道广响路与合蚌路在响导集成“丁”字型交汇。响导乡是由原先的响导与赵亮合并而成,全乡区域面积87.9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3个社居委,人口3.97万人。
近年来,响导乡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务实求真,苦干实干,重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2015年,全乡人均可支配收入1.49万元;工业产值7600万元;税收收入221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4.8亿元。
一、基础设施整合,孵活美丽乡村
2012年以来,响导乡围绕把水留住,把路修通,把优质产品推介出去的目标,下大力度有计划有目的的整合境内基础实施建设。实施了共计5万多亩的4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清淤整治塘坝380多口、渠道5万米;新修泵站10个、斗渠6000多米;建设涵闸、滚水坝、农桥共1300多座;新修砂石路120公里、水泥路53公里。今年全乡将新增宋盛贫困村5000亩土地平整项目,新修水泥路35公里。全乡道路交通、农田水利、乡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围绕中心村资源整合,我们先后实施了龚集村美好乡村建设项目,安置149户,658人。建成后的新村,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产业特色鲜明、乡土文化繁荣、公共服务健全,成了我乡农民幸福生活的典范。投资1500万升级改造了响导大街,完成了1900米大街沥青路面、自来水、雨污管道以及人行道砖铺设、绿化,新安LED路灯75盏,对电力、电信、移动、安广等杆位进行统一、规整,改造后大街实现“街靓、路畅”的效果;实施了响导农贸城项目,总建筑面积1.8万平米。响导乡美丽乡村建设基础先行的成果已经初具雏形。
二、产业项目入赘,激发旅游魅力
依托农业、土地整理、美好乡村建设等项目,近年来响导乡集中流转土地3.5万亩,形成了成片经果林、设施产业等集聚带,有力的推进现代农业、规模农业的和观光旅游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先后有十多家实力雄厚的公司进驻我乡。合肥宏圣园林有限公司种植药用牡丹320亩,年产值近40万元;付氏家庭农场饲养家禽2万多只,投喂蔬菜叶等积极发展绿色养殖,所产土鸡蛋、家禽销售到上海及市县各大超市,年收入近600万元;2012年国家级养殖龙头企业“广东温氏集团”的4000头母猪生产基地落户响导乡。安徽蒙跃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与安徽农之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已建成桃园1万亩,今年已试挂果,岭上万亩桃园项目的打造已初见成效。2015年为建设期。2017年为投产期。购进山核桃、大樱桃、水晶梨、桃子三年后进入丰产期,亩产效益6000元以上;年效益达6000万元,解决剩余劳动力再就业800余名。万亩桃园已初步形成了一条“春可赏花、夏可避暑、秋可摘果、冬可看景”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带。
三、民生事业突飞,扶贫攻克在望
该乡坚持民生工程落实不打折扣,坚持农村低保、五保等民生项目 “一卡式”发放,年均发放各类保障资金270万元。教育事业继续健康发展,标准化学校建设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新成果。特别是响导乡中心学校目前在校学生1400余人,是全县农村地区初级教育的亮点。社会综合治理有序。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坚持党政领导带案下访和信访隐患主动排查,共排查矛盾纠纷252件,调解成功231件。大费拆违我乡共119户,目前已经完成106户,也及时跟踪处置了相关矛盾。计划生育服务工作逐步推进。扎实开展计生集中服务,各项奖励扶持政策得到充分落实,2013年度我乡被评为合肥市计划生育先进乡镇荣誉称号。文明创建美了乡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率先在全县实行常态化管理,受到肯定并在安徽日报农村版头版头条报道,“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改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全乡12个村(社区)均已建设标准化体育健身场所,并每年安排专人、专项资金组织农村文化活动,年均举办活动24场,观看人数达15000余人次,为农民群众送去丰富的精神食粮,全乡民生事业欣欣向荣。
2016年是响导乡扶贫攻坚的决胜年。该乡共对蒋祠、宋盛两村469户、1127人贫困人口进行了建档立卡,并在整合扶贫项目工程的基础上,投资了200多万元,安装了太阳能路灯50盏、新修塘坝30余口、清淤河道3.5公里、兴修水泥路9公里、位28户安装面积近840平米的太阳能光伏发电。2014、2015两年脱贫800多人。2016年扶贫攻坚战胜利在望。
四、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十二五”期间全乡共发展党员97名,顺利了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全乡共选举产生两委干部65名,平均年龄47.4岁。加强村(社区)为民服务设施建设,先后投入80多万元,改扩建8个村企一体为民服务大厅。落实领导干部住乡制度和村干部坐班制度,强化干部培训,在计生、党建、土地流转等方面开展业务培训40余次。
五、展望“十三五”
“十三五”期间响导乡将围绕“1341”发展新思路,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力推进响导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1341”目标即1:是营造一个正能量的发展环境。3:是打好三张牌:土地牌、桃花牌、人力资源牌。4:是采取“加减乘除”4种方法剖解发展中的难题攻克重点项目建设,摆脱发展瓶颈和困难。用“加法”做大做强“万亩桃园”项目。打造江淮分水岭上“桃乡”,实现“一乡一品”目标。要从四个方面做加法:1、把优质生产加进去,向农业、质检等部门鼓励支持企业积极申请认证栽培技术;2、把销售网络加进去,实行专业合作社组织销售农贸市场批发以及网上销售等方式方法,让“桃子”走出去;3、把创品牌和优质产品地理认证加进去,鼓励企业打造一流品牌,开展优质农产品地理认证工作,通过“品牌”效应,让桃子名声响起来;4、把桃下经济加进去,(1)开展桃树下养鸡、养鹅,立体养殖,预计年产鸡鹅6万只,产蛋500万枚。(2)把林业药用牡丹效应稳定扩大好(合肥宏圣园林有限公司在林下套种320亩药用牡丹)。(3)发展林下苗木花卉,合肥安美园艺有限公司开展500亩林下色块苗,年产值70多万元。用“减法”解决农村土地抛荒和低产效现象。我乡特殊的地理环境,既属于江淮分水岭岭脊乡镇,易旱,也属于黄荡湖地区易涝,低产和抛荒田亩不少于3万亩。对这些田块,最主要的办法是结合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和土地整治项目将土地流转出去,转变“一家一户”生产模式为“大户”加“企业(合作社)”生产,进行结构调整,提高农业规模效益。用“乘法”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土地不用不会制造效益,一旦使用土地效益才能发挥,甚至成几何倍数增长。(1)废弃学校或路边闲置建设用地,引进企业发展加油气站项目,为合蚌路过往车辆和周边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方便,如果能引进,仅土地“招拍挂”就能产生上百万的土地出租金。(2)结合美好乡村建设、整村推进加大村庄“增减挂”项目,为县城发展换地指标。(3)发展“响导一日游、农家乐”项目,中间地带中转站利用“万亩桃园、千亩荷园、万林水库”发展集“垂钓休闲观赏加吃住等为一体”的“响导一日游”项目。(4)积极提供办公场所发展本部经济为完税创条件,吸引“凤还巢”落户,尽一切力量服务企业。用“除法”盘活“响导农贸城”项目。切实挖掘好响导农贸城的市场潜力,引导开发商、承建商对工程进行扫尾,结合市县房地产政策去库存,以万亩桃园为突破,将农贸市场发展为桃子等农产品为主打的小型批发市场,切实打造“一村一品”和“一乡一业”特色产业结构。最后1个1是打造一个服务型政府。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要让老百姓“少跑路多办成事”。(1)要在精准扶贫、民生工程落实上下功夫;(2)要在社会保障、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上下功夫;(3)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4)要在服务企业创品牌、做大做强方面搞好服务,要用乡镇优质服务创造优质环境,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配合。
“旭日东升”“紫气东来”,沐浴着加快建设现代化东部新城的春风,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今后响导乡全乡上下将解放思想,展现新作为、实现新跨越,为建设和谐幸福的新响导而继续努力奋斗!
上一篇:古城镇小红帽禁烧一线插秧忙
下一篇:马湖乡大费拆迁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