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镇扶贫网络遍布江淮分水岭
“你好,这是为您准备农业生产救济款,作为你是我的结对对象,希望能接收着点微薄的心意”。日前,在该镇东庄村,当困难群众郭让艮、王兴平、李伦道等三位贫困户从扶贫结对联系人手中接过爱心捐款时,每个人都对此举感谢不已。郭让艮深有感触地说:“党的好作风又来了”。
在古城社区尹茂兰和塘庄社区程华玉这两个贫困户家中走访时,镇计生办扶贫结对联系人朱晓波在谈话中得知这两个家庭还在为子女上学经费发愁时,经与镇计生协会商议,分别为两户送上救助金各1000元,同时,对全镇贫困家庭正在求学的贫困家庭进行梳理,先后为14个贫困家庭送上千元礼包。
以上只是两组镜头,只简单勾勒出当下古城镇在实施扶贫道路上的几个缩影。该镇在实施网格化扶贫、兜底扶贫、精准扶贫路上,坚持一个不掉队,一个也不能少的扶贫新攻略。从落实进村入户走访,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精准剖析致贫原因、精准制定脱贫规划的同时,沉下身子与对象户一道找原因,协助帮扶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开展自救,送资金、送技术、送温暖,助力贫困户就业创业,拓宽脱贫致富渠道。针对精准扶贫全面落实“县直单位包村、片长和包村干部以及机关党员包户”结对帮扶制度,以“一户一策”的脱贫措施,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为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该镇将每一户困难家庭编入社会保障救助托底安全网,确保所有在册贫困户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的基础上,及时对接,实行信息、资源共享,做到不漏一户一人,与各村居签订承诺书,承诺书必须有镇包村干部、村居书记、主任和村居包组干部签字确认,承诺今后如出现在册贫困户未纳入农村低保范围的将愿意接受任何处罚,真正实现了贫困户与农村低保无缝对接。在落实扶贫清单、信息采集和扶贫手册填报等具体事项上,做到讲解细致规范,较好地解决了“干什么、怎么干、怎么管”等问题。
下一篇:响导乡:入户评残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