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镇“四举措”为秸秆禁烧护航
为了确保辖区内不燃一处火,不冒一处烟,在禁烧时间内,古城镇采取人盯人、人盯田、人盯路的方式,实施多点防控、志愿服务、畅通政令、宣传先行四个举措,结合做好《关于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告示信》发放到每一户农户家中工作,与农户签字确认,签订禁烧承诺书,全面为秋季秸秆禁烧护航。
时下,走在古城镇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随处可见头戴志愿者红帽、手臂上禁烧巡逻志愿者臂章的镇村干部们,他们不停地走在或高过低的田间小艮上,深一脚浅一脚地穿行于正在收割的农田之间,将镇党委政府关于秸秆禁烧的有关注意事项和奖补措施口头传达给正在忙碌的老百姓,履行着监控秸秆禁烧的重大使命。
夜幕降临,沿着该镇东庄、张斗等村的村村通沿线上可以看到,一个个头戴志愿者红帽的夜间巡逻队员们依然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应对一切可能突发的事件。该镇采取“一人多用”的形式,把保洁人员、巡防人员有机组合起来,既当夜间治安巡查的守护员、环境保洁的清洁工,又成为了秸秆禁烧巡查的防控员,还要当群众了解政策的宣传员、解说员,更要履行帮扶困难群众的义务收割员,目前,在镇村干部的合理安排下,每一位队员都成为了能独当一面的骨干精英,尤其是在禁烧工作中,他们发挥与群众之间的亲情与友爱的特长,入情入理地进行宣传教育,为全镇禁烧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为了确保政令畅通,该镇利用政务平台信息网,向全镇坚守在一线防控禁烧全体镇村组三级干部适时下达指令,并根据分工区域不同,及时通过政务平台,调配人员,要求一线人员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不折不扣做好禁烧工作的“护航员”。据了解,该镇党委政府为了确保秸秆禁烧政策真正融入到群众的心里,除了在各个村居设立流动督查点、悬挂宣传横幅、发放至群众的一封公开信等措施之外,还投入资金,为全镇26个村(社区)配置了车载播放系统,安装上高音喇叭,来回在村组之间和群众收割的田间地头进行播放,将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相关政策、秸秆禁烧的具体要求,秸秆处理的方式方法以及依法查处的相关细节,通过广播宣传的形式,在全镇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