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他山之石

岢岚:“老牌”模范县 如何续写新篇章

发布时间:2016-10-13 00:00:00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1363

昨日光辉未消散,今朝又登殊荣榜。日前,从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传来好消息,岢岚这座民拥军、军爱民的模范县,在2012年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县和连续8次被评为全省双拥模范县后,再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县”光荣称号。

据了解,全国双拥模范城的评选每四年一次。多年来,岢岚县坚持传承和发扬拥军优属光荣传统,始终把做好双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坚持围绕发展抓双拥,抓好双拥促发展,通过积极探索双拥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续写着拥政爱民、拥军优属的新篇章。

一是领导重视站位高。近年来,岢岚县和军地领导把双拥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把双拥工作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党政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和年度工作计划以及全民国防教育中,做到了精心指导谋思路、亲自主抓有力度,实现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二是拥军助军力度大。岢岚县始终坚持“凡涉及国防建设的事,没有能办不能办,只有怎么办”的原则。在保障部队建设用地、军用基础设施建设、援助部队后勤生产和保障部队重要任务等方面做了积极强有力的支持。政府出资240多万元征地补偿款,解决430余亩土地,帮助驻军部队建设了训练场、指挥所、蔬菜大棚基地和公园等基础设施;拨专款150万元,更新县中队的公训练设施;投资1300万元,为国防移民群众新建救助中心16处;有任务时,对电网、通讯网络设备进行常态化巡视检查,并先后组织疏散群众共计140余次12万多人次,配合部队圆满完成军事任务;为部队家属居住区建设2个综合集市,修建600立方米增压蓄水池一座,解决驻军用水困难;争取省环保资金70万元,无偿提供土地110亩,协助驻地部队建设垃圾处理场2个,解决了部队垃圾处理难题等等;三是情系驻地民心暖。驻岢部队视驻地为故乡,视人民如父母,把支援地方经济建设视为己任,在建设新农村、抢险救灾、捐资助学、扶贫帮困、招商引资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先后帮助该县申请到国防补助资金近三年累计达到6700万元;投资500余万元支援地方的教育、医疗、文体等公益事业;利用医疗技术优势,义诊百余次,服务群众1800余人,发放10万余元的药品,接待地方就诊1.5万余人,抢救危重病人180余人;发挥军、警、民绿色消防通道的作用,为地方抢险救灾7次,出动车辆40台次,参加人数1500余人,解救群众230余人;组织实施了军地“1+1”助学工程,每年向帮扶对象提供必要的现金、衣物、图书、学习用品,帮扶学生涉及驻地12个乡镇,19所学校,160余人,总额18万余元;为支援地方经济建设,驻地部队主动为岢岚招商引资争项目、当参谋,几年来共引资2000余万元;四是优抚政策落实强。坚持办实事、务实功、求实效,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扎实抓好对优抚对象的生活、住房、医疗、权益保障以及全面落实安置政策。先后通过建、借、租、维修等方式解决了30余户重点优抚对象的住房难题;建立了优抚对象医疗“一站式”服务体系,投入50万元对重点优抚对象实行医疗救助,对1-6级伤残军人全部实行实报实销公费医疗,对7-10级伤残军人落实大病救助和医疗保险政策;对全县符合条件的112名转业士官和城镇退役士兵全部进行了安置,并明确规定优抚对象享有救助、培训、就业、升学、婚姻等多种优先待遇。

一串串惊人的数字,一件件亲民、爱民的事迹充分体现了鱼水情深、军民共建的浓浓情谊。新常态下,岢岚县将不断续写“双拥”新篇章,创新“双拥”新模式,将把双拥文化与岢岚精神、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以及全域旅游精品工程有机融合,开创双拥新格局,力争走出一条具有鲜明本地特色的双拥之路。(尹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