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文明创建

牌坊乡: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叠翠流金

发布时间:2016-10-18 00:00:00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1461

金秋十月的牌坊乡,层林尽染、五彩缤纷,别样的景色,就有别样的心情,别样的地方,就有别样的精神家园。从2013年底开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以来,短短的3年时间,风情浓厚的回满民居、干净整洁的农家庭院、宽敞平坦的乡村道路、清澈见底的河溪流水,向人们呈现了一幅百姓富、生态美的靓丽风景线。
    特色产业坚持生态发展之路
    “千柳”牌杭椒获国家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被合肥市评为“八大特色农产品”,牌坊民族村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是合肥市唯一获得第三批国家级“一村一品”的示范村。据统计,少数民族群众从事蔬菜行业的已占60%,少数民族群众种植大棚蔬菜的年收益达1.5万多元。蔬菜产业较好地满足了城市居民“菜篮子”的需求,也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成为全乡的新增长点和最大亮点。
    特色民居突出回满民居风格
    按照“保护一批、改造一批、新建一批”的要求,把村庄当作景区来规划,把基础建设点当作景点来设计,把农户房屋当作小品来改造,着力打造回满族特色建筑群落。回族的阿拉伯式圆拱顶及新月标志的洋葱顶窗套,满族的“万子阁”窗为主体的仿古风格,马头墙、紫红色柱、灰色墙裙、灰白色主墙面,还有处处融入民族元素的店招店牌,把村寨与周边的人文自然环境勾勒得浑然一体。2016年全省首个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区落户该乡。当前,该乡正在申报“全国特色小镇”和加快实施“民族风情街”项目建设,牌坊“千柳”古村落也在计划复建中。
    特色文化彰显民族魅力风情
    千柳民族公园、满族索伦杆、回满族民俗文化展览馆、民族文化墙等民族文化载体让少数民族群众重温前人的生活方式,重现先辈们的古老文明和智慧典范。开斋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全民文化月、民族民间民俗风情展、民族美食展、“民族一家”亲书画展等各类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时代主旋律。梦成满族大院、回民清真餐馆、千柳民族农庄等特色餐饮饭店提振了“舌尖上的民族美食”,大大丰富了“肥东一日游”内涵。满族蹴球、回族腰鼓让民族传统体育风采竞相绽放,该乡还在民族学校开设了回族满族特色课程和体育项目蹴鞠,努力培养民族文化非遗项目传承人。
    民族团结推动和谐发展进步
    特色村寨所在地居民学前教育入园率和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到100%,少数民族贫困户社会保障、扶贫实现全覆盖,回、满、汉族团结和谐纳入村规民约,开展评选“民族团结进步之星”“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五好文明家庭”“五美女性”“十星级文明户”“寻找最美民族青年”等各种创建活动,促进了各民族群众的交流和沟通,增进了和谐互助的感情,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为巩固平等和谐的民族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牌坊乡,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正红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