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斗镇:践行核心价值观 基层群众文化蓬勃发展
《中共中央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在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方面,要“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与发展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依据公共文化服务的普惠性、贴近性和寓教于乐等特征,八斗镇大力开展乡村文化建设,培养乡村文艺骨干队伍,丰富创作源泉;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塑造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环境,引导群众自觉接受和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是具有普惠性和地方通融特征的公共文化服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众基础。
该镇党委、政府依托乡镇文化发展财政支撑,建立起符合法律政策规定的综合文化站为中心的全镇文化服务平台,提供基础性文化产品和服务场所,传播国家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让广大干群“共同享有”和“普遍受益”文化建设成果,以开放的姿态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使他们能够平等地享受到优质的精神文化食粮,从中汲取知识、获得教益。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上该镇注重未成年人、老年人、低收入者、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获得文化生活权利的机会,激发群众主动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
公共文化服务导向是服务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该镇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开放制度,落实村级文化场所开放日,以保障人民群众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的权益。把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是创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又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群众基础。通过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面对面互动,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三是只有开展贴近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有助于拓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该镇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以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效能,拓宽公共文化服务渠道,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提供及时快捷、丰富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为宗旨,扶持和发现优秀文化人才,鼓励他们多创作贴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更多地惠及于民。不断提高文化服务水平,注重体现当代公共文化建设的时代感,增强群众参与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公共文化活动的主动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四是具有寓教于乐特征的公共文化服务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性与感染力
该镇把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与当代文化的先进性、广泛性和实践性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传播中华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观念,增强干群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以开展异彩纷呈的社区文化、校园文化等公共文化形态,丰富了群众的日常精神生活;覆盖镇域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提供快捷、实用的文化资源的同时,帮助他们认清假恶丑,弘扬真善美。通过广泛开展活跃的公共文化活动,让全镇人民共享公共文化服务,自觉认同、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上一篇:循环园:学习长征精神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