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道德评议团引导村民兴家风淳民风正村风
府东村村民道德评议团组织村民进行道德评议。图片来源:常熟市海虞镇
今年年初,常熟日报走基层记者在采写《平民英雄绘就海虞最美风景》时翻看了近年来发生在海虞镇的好人好事,“府东村”三个字不止一次跃入眼帘:2013年4月18日,村民张丙芳勇救落水妇女;2014年1月12日,村卫生保洁员尹金祥捡到2200元现金和一张2000元的存单后,主动交还失主;2014年9月10日,村民肖仁华跳入河中救起一名老人……这个村为何有这么多的“平民英雄”? 12月23日,记者再次来到府东村找到了答案。
围绕美丽乡村建设,海虞镇府东村以民风建设为主要抓手,提升农民思想道德素养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在众多措施中,成立村民道德评议团是这个村加强农民道德建设的一个最为亮眼的尝试。
2014年4月,府东村成立村民道德评议团,并专门出台了道德评议团章程。评议团由群众公推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模范组成,由村党委书记或村委会主任担任主任,原则上每半年集中组织村民进行一次道德评议。每次评议活动开展之前,先由评议团围绕村“两委”近期的重点工作进行调查研究,针对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列出评议要点,公正、客观、实事求是地进行评议。评议过程中,评议人员根据道德规范要求,分别采用开会集中评、广播评、板报橱窗评等多种形式,就村、组发生的重要事件进行评议,形成决议,向当事人进行通报。当事人对评议结果不服的,可申请村、组评议会集体评议。对评出的好人好事,村里通过黑板报、宣传栏的善行义举榜进行表扬;对评出的不道德行为,由评议会进行批评教育。
经村民道德评议团全体成员评议,杨惠珍家庭获得了“好婆媳家庭”的荣誉。70岁的杨惠珍几十年如一日操持家务,任劳任怨。她家八口人三代同堂,始终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家庭和睦,邻里和谐。问起个中窍门,杨惠珍说,人与人之间总会有矛盾,更何况老年人和青年人在思想上有很大差异。要想一家人和睦相处,主要靠彼此宽容,平时也尽量不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年轻人。儿子和媳妇吵架时,杨惠珍从不说儿媳妇不对,总是从儿子身上找问题,等他们心平气和后再问明原因,和儿媳谈心,解开她心中的疙瘩。杨惠珍说,儿子、媳妇、孙子、孙女就像十个手指头,都是亲骨肉。
两年多来,府东村村民道德评议团把引导村民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在鼓励村民做好公民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配合了村“两委”以德治村工作,加强和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常熟日报记者王钱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