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民政民生领跑全市
民政民生救助宣传在行动
乡镇敬老院建设成效显著
社会儿童福利中心
去年以来,肥东县民政部门积极作为、勇于创新,各项民政民生工程项目扎实推进、持续发力,提标扩面幅度增长明显,救助保障更加突出,兜底扶贫衔接精准,困难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满意度大幅提升。肥东县农村低保实施项目经市第三方评估优秀,民政民生实施项目评比整体位于全市前列。
2016年,肥东县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由2015年的2200元调增为3600元,增幅为历年最高,达64%。注重与脱贫攻坚精准衔接,实行分类施保、精准救助,对贫困家庭的老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未成年人实施重点保障;低保动态管理更加有序、严格、便捷,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真正发挥农村低保扶贫兜底作用,较好地保障了全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了社会稳定与和谐。
同时修订完善《肥东县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在全市率先规定将县扶贫部门建档立卡的扶贫对象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明确对此类对象医疗救助与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一样取消病种和起付线的限制,并享受城乡低保户(特困供养人员)患者同样的医疗救助比例与幅度,真正让困难群众看得起病,有效地杜绝了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较好地体现了党与政府的关爱与温暖。
去年,肥东县散居五保户供养标准每人每年4000元,保障标准为全市四县(市)最高。17所乡镇敬老院完成消防整改验收,验收合格数与完成率为全市最高;6所乡镇敬老院特护区项目高标准完成并投入使用,首批4所乡镇敬老院助浴工程成为全市样板;9所乡镇敬老院完成养老许可办理,名列全市第一。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众兴乡完成敬老院社会化购买服务试点。全县18所乡镇敬老院全部获得三、二、一星级评定等次。乡镇敬老院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全县331个村(社区)设立救助服务点,实现城乡社区临时救助服务网点覆盖率100%,乡镇、村(社区)委会救助联络员覆盖率100%,18所乡镇敬老院共设36张床位建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点”。
2016年,该县实行政府牵头,县民政、财政、残联协调联动,严格按照 “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残联汇总,民政审定,财政发放” 审批流程,实行阳光操作,规范运作,动态管理,实现全市率先按月打卡发放,有效提高此类对象因疾病、意外伤害善后处理能力,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肥东县已建成10个居家养老服务站、34个老少活动家园、43个农村幸福院、36个老年活动中心和19所老年学校,成为老人们最喜爱的场所,老人在这里可以打牌、健身、下象棋、午休、读书看报等。同时运用“互联网+”等新技术,通过居家养老信息服务中心平台,老人们使用一键通呼叫器,足不出户便及时享受维修家电、咨询、健康检查、代购物品、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等服务。成立社区志愿服务站,志愿者通过免费义诊、免费理发、实现微心愿等形式多样的助老志愿服务活动,满足社区老年人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
下一篇:传统佳节为百岁老人送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