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镇“小倒戏”“黄梅戏”戏戏连民心
日前,在全民文化月走进古城镇牛胡村和新立村演出之际,一折折广泛流唱与民间的“小倒戏”、“黄梅戏”精彩演绎,让基层群众大呼过瘾,尤其是那神情并茂的唱腔,那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情节,让不少感同身受的观众流下激动的泪水,这一幕,首次发生在14日上午牛胡村演出档口,来自巢湖兰兰庐剧团演出的折子戏《婆婆也是娘》,真情流露的表演将观众的心久久地纠结在一起。
“太感人了,像戏中所看到的场景,加之演员着力的渲染,我这个大老爷们也禁不住流下眼泪”,在现场观摩的该村书记邹国兵一脸感慨:“全民文化月真是越来越好看、耐看,尤其是演绎一些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事情,真的能起到帮助和教育人的意义”。的确,从刚刚在古城镇演完8个场次的效果来看,无论是节目质量还是演出硬件投入,都交以往有大幅度提升,这也得益于肥东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在选择和落实“送戏进万村”民生工程中,以政府购买的方式,坚持把握宣传舆论导向,杜绝“三俗”演出而取得的实际效果,对于发展乡村文化,传承历史经典起到了桥梁与纽带作用。此次全民文化月送戏下乡,再度以地方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倒戏”、“黄梅戏”为重头戏,继续推动地方剧种的振兴和进一步发展,同时,兼顾多种文艺表现形式,打造古城文化旅游品牌,此举功不可没。
同样煽情的场景,再次在下午该镇新立村演出现场出现,当锣鼓响起,当戏调起承转合,台上台下彼此心心相连,伴随着戏剧情节的变化,或喜或悲,融为一体。“就是感觉到有一点不足,那就是居住在家的群众少了,大都数都外出打工了”,该村文书一边观看演出,一边维护现场秩序,嘴里还不停滴念叨着。对他的感受,笔者也颇为赞同,的确,时下的农村,乡愁遍地,无论是我在这头,还是母亲在那头远距离遥望的期盼,也无论是我轻轻地走了,怎能不带走一片云彩中妻儿无奈的眼神,都在告诉我们,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这一物质与精神层面的碰撞,无疑是今后值得深思的课题。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出中,一群美丽的蝴蝶,时时牵动着观众们的心,她们用曼妙的舞姿,用动感的节奏,为观众席中,自己的家人、友人和素不相识的整个群体,奉献出一个个精彩的剧目,她们就是从第一届全民文化月送戏下乡开始组建的岱山湖舞蹈队,连续四年来,送戏进万村活动总能看到她们的身影,成为了文化志愿者中最耀眼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