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镇松王村打造旅游产业化发展新序列
携八百里江淮奋进之梦,在店埠河涌动的浪潮里,置身于大富美强建设的洪流中,位于江淮分水岭岭脊之上的古城镇松王村,这个海拔虽小(最高处仅150米),却是无数个岭上人魂牵梦绕寥寄乡愁的“精神家园”,迎来了新的产业脱贫良机——被上级主管部门列入旅游产业发展村级点。
在你静下心来,与外面喧哗的世界隔空对视,你会发现,这个早在建国初期(1949年至1954年),建乡时被称为“武松乡”的松王村,有着太多的秘密等待着你的到来,这里有殷家集古遗址神话般的传说,这里有魏姓封侯时的保存下来的石猴、石凳,这里有刘守信烈士鲜血卫国真实史料的记载,这里更有12个自然村数不尽的人文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点点滴滴。徜徉在松王村岭南、岭北,你会渐渐发现,在她的每一个垣头、每一个角落、每一户农家,都有着拓荒牛一般的韧劲和执着的精神在感染你,有着岁月风霜雕琢的印记,让你大开眼界,有着后世子孙追梦不停地坚实步履,让你心随所动。
随着历史的不断演变,松王村将武松乡、左路乡、龙山大社、龙山公社、龙山乡、王城乡等政治历史沿革镌刻进历史,追随2006年金色时光,融入古城镇,在后来者细细品味之中成长、成熟。
寒来暑往,历史如白驹过隙。古往今来,沧海蜉蝣,新陈代谢,永无绝期。2014年,作为古城镇贫困村之一的松王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省市县三级联动,镇村组砥砺奋进,脱贫攻坚无假日,精准到位有心人,一日遍映松王地,一曲可寻扶贫人,摆脱贫困江淮岭,脱贫之梦写真情。
松王村原叫松树王,因村子旁栽有一片茂密的松树林,因此得名。她位于县城东偏北一隅,龙肖路贯穿全村,她西与八斗镇陆环村搭界,北与陈集镇大魏村毗邻交融,南与刘兴社区相连,东与江淮村接壤。平均海拔高约80米,是古城镇境内典型的丘陵地貌区,全村岗冲交错,水系南北分流,将岭北、岭南分界明显,区域内土地资源丰富,以褐粒土、油白土、黄土为主,有机质含量大,年降雨量960毫米,平均气温16度。无霜期220天左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自然条件约束,缺水易旱,传统农作物以花生、棉花、玉米、山芋、豆类等为主。
2009年,在小裴自然庄靠近龙肖路旁,投资近34万元新建5间二层坐北朝南的办公楼,内设办公室、会议室、为民服务代理室、先锋在线放映室、党员活动室等。东边盖有3间农家书屋,实行定时开放,方便群众阅读。
由于古铜水库、白马水库、小段水库等几座县级小二型水库的建成,全村可养殖水面2000亩,种类有黑鱼、跳鲢、鲢胡、草鱼、草虾等,多为纯天然放养,没有产品饲料。家禽以鸡、鸭、鹅为主零星散养。境内有与温氏集团合作的松王猪场,建于2014年2月,总投资50万元,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4栋猪舍能容纳3000头猪,设施齐全,年出栏商品猪2000余头,销售金额近240万元。全村根据党委政府号召,落实退耕还林面积达200余亩,境内道路绿化总长度8千米,路旁及村居植树20万株,森林覆盖率达30%。2013年,深圳《四季青公司》在村5个组流转近2000亩土地,栽植花卉苗木,既解决了剩余劳动力,也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收入。
境内有龙肖公路穿村而过,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中,针对13个自然庄道路现状,县镇村三级投入巨资改善环境,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全覆盖,水泥路建设总长度达16千米,砂石路达5千余米。此外,党委政府结合八小水利工程、光伏发电、危房改造等基础工程硬件投入,先后注入扶贫资金近800万元。于2014年成立村邮站,群众可以足不出村便可以交纳电费、水费、通讯费及办理小额助农取款等,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日常生活。截止2014年底,全村人均住房面积超过40平方米。
2014年,王圩自然村的程立美,用真情唤醒“植物人”妻子的感人事迹。经省、市、县多家媒体报道后,成为全村村民学习的楷模。2010年获得肥东县首届道德模范提名奖,受到古城镇人民政府的表彰。
松王村境内百人以上的姓氏有:黄、王、杨、裴、刘、钟、程。大多是明武年间移民,少数是附近迁入。
现实与历史交融,文明与发展同步,在实施旅游开发战略中,先辈留下的历史足迹足以让每一位旅客敬仰:刘守信,1917年出生在松王村尚西组。1939年参加新四军任连长,1943年任营长;1947年任旅部参谋长,录属于华东野战军。1948年冬至1949年,华野、华东野战军以徐州为中心,东至海州(今连云港),西至河南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薛城),南达淮河,对国民党军实施战略包围。在攻打敌军阵地时遭敌机轰炸,为掩护战友不幸壮烈牺牲,年仅32岁。
殷家集,是全村里海拔最高之所,相传为唐僧母亲娘家,唐朝时期,一位貌如潘安的陈姓男子路过此地,被殷员外看中,选为东床驸马,并打通南北走向大街一条,以此祝贺。现如今,游客故地重游,依然可以寻觅出当时的繁华。就连本地出产的鹅卵石,也成为了滁州、南京等地建筑装饰使用的材料之选。
三千繁华落江淮,松王今朝展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