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文明创建

古城镇以“模考”的方式扎实推进精准扶贫

发布时间:2017-08-09 00:00:00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902

时下,用高中毕业生临战之前参与一模、二模、三模考试的形式来形容古城镇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是再恰当不过的。为了让全镇1036户贫困家庭实现真正脱贫,该镇借取庐江县等地的先进经验,从基础服务、政策兜底、民生工程建设等角度着笔;从个案解困、确定一对一结对等帮扶脱贫形式地层层递进;从光伏、电商等输血变造血这种方式进行科技植入;从农业特色产业支撑奖励来带激励贫困户自身原动力;从专业培训、特色培训、职业优先等层面教会对象户在经济大潮之下如何学会“游泳”,进一步激发贫困户自身潜能。凡此种种,体现了党和政府在落实精准扶贫,创新举措、加大投入,分类施策、奋力攻坚,着力补齐产业扶贫短板为内容的针对性、专业性和直接性。

在古城镇东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兴平、郭仁祥等人家中,可以看到十来只山羊和4头黑猪正在圈内饲养,以特色种养推进的扶贫已经为农户提供了造血式扶贫新举措。“这下我的信心更足了,政府不仅解决了我家2个孩子上学的费用,而且还有奖补,加上看病有了351、180这些优惠政策兜底,我们未来的生活一定是充满阳光的”,王兴平面对前来登记《肥东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及脱贫户2017年发展畜牧水产业项目申请表》工作人员如是说道。截至目前,该镇通过“四帮一助”模式已带动300余户贫困家庭发展各类产业,产业涉及特色种植、林业、畜牧、水产等,贫困家庭造血式特色种养业进一步提升。

为了让特色种养业落地开花,在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该镇结合贫困户的实际,积极探索创新特色产业扶贫模式,大力推行各类园区、龙头企业、经营大户、合作社和群众自身调整优化发展特色种养业。在该镇友谊村世昌合作社,目前已有5户贫困户将土地进行“托养”,并实现在自家土地上“打工”增收的愿望。“这类土地托养,可以让贫困户在良种供给、产品销售、、病虫害防治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得到优先,既能解决卖粮难问题,也可以在青黄不接的时候,解决购种资金支出难等问题,而且,针对贫困户托养土地上收获的粮食,合作社提供高于市场价进行回购,增收和保障是不成问题的”,合作社管理员胡世昌的话让贫困户吃下定心丸。吸纳贫困户入股经营分红收益,对无劳动能力或劳动力不足的贫困户,将土地流转给经营主体,参与入股,实行合作社代养托管发展产业,保证了贫困户有分红收益。

“我们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就是要像高三学生参加一模、二模、三模考试的节奏来推进工作出效果,只要我们以踏实的工作态度,以踏石有印的工作精神,实现全部脱贫,我们信心百倍”。日前,在推进特色种养业脱贫的形势分析会上,该镇党委书记罗齐虎的话落地有声,他要求镇村组所有扶贫工作者,在抓措施保障、抓全方位服务上下足功夫,建立健全以种养殖大户、合作社以及外部企业加盟为一体的镇村组联合社会化服务体系,发挥农业牵头部门职能作用,组建农技、畜牧、水产、林园、农机、科普、环保、旅游等技术指导组,围绕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开展科技培训与服务指导,着力推行绿色生态种植和无公害健康养殖,在不断的“模考”中提炼精华,推进精准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