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革命”让百姓更“方便”
如今,在肥东县城,可以看到一些精美建筑,乍一看像是一座精舍雅居,仔细观察竟然是公厕。
今年以来,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三大革命”的战略部署,肥东县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目前,肥东县已完成农村改厕6000户,超额完成合肥市下达的5000户改厕任务数,取得阶段性成效。
2017年,合肥市下达肥东县农村改厕任务数5000户。肥东县自我加压将目标上调为6000户并分解落实至该县18个乡镇,各乡镇也及时将改厕任务分解落实到村(社区)、落实到每一家农户,实行整村推进。在改厕工作中,肥东县充分发挥农户主观能动性,引导农户最大限度利用旧房、旧砖、旧瓦、旧材料,尽量降低改厕成本。同时,鼓励农户铺贴瓷砖,安装坐便器和太阳能等,提高厕所配套功能。
针对农村厕屋条件差、新建比例较大的情况,肥东县加大改厕资金投入。乡镇每改厕1户,肥东县政府给予最高不超过1900元施工费用补助,三格式化粪池系统、厕具的采购费用由县财政另行承担;其余不足部分,由乡镇政府全部兜底到位。按照农村改厕“一户一档”要求,该县建立完善农村改厕纸质档案,同时将改厕信息及时全面准确录入安徽省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确保该县农村改厕纸质档案、信息录入和现场情况保持完全一致。
日前,记者在新街附近的一处公厕看到,改造后的公厕不仅对建筑外观做了美化提升,还增加了外面过道扶手,方便老人如厕。据附近居民介绍,以往这里的厕所蚊虫乱飞、手纸遍地都是,经过改造后,情况大不一样,气味没有了,而且晚上还有灯。
据了解,2017年肥东县城改造了草坎、翰林、青春农贸市场、客运六队、电子厂、纺织厂、和平广场、中心大市场8座公厕,另新建包公大道(包公大道与浮槎路交口西北角)及撮镇路(撮镇路与长江东路交口东北角)2座公厕,建筑面积约350㎡,为木结构公厕。
在公厕改造中,肥东县还尤其注重旅游景区内公厕品质的提升。日前,在长临河镇一处景区,记者看到了一处十分“高大上”的公厕。只见公厕内一个8平米的小小空间内,婴儿护理台、婴儿安全椅、幼儿坐便器、无障碍坐便器、带扶手的洗手台一应俱全。“这厕所实在是太高级了,很人性化,想得也很周到。”刚刚在厕所里为孩子换好尿不湿的丁女士说。
据悉,从2016年开始,肥东县开始着手旅游公厕的改造,各个风景区内的几十座公厕陆续焕然一新。
■名词解释
厕所革命
厕所革命是指对发展中国家的厕所进行改造的一项举措,最早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厕所是衡量文明的重要标志,改善厕所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这些国家人民的健康和环境状况。
2017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旅游系统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取得的成效作出重要指示。这是总书记三年来第二次对“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广大干部群众反响热烈,大家认为,倡导推进“厕所革命”,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百姓民生、城乡文明的高度关切,彰显了从小处着眼、从实处入手的务实作风,为新时代推动旅游业大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强大动力。
上一篇:店埠镇:告别脏乱差 居民笑开颜
下一篇:冬至文明祭祀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