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镇:群众登台演绎民生大戏
在全力打造“美丽古城”建设过程中,肥东县古城镇坚持办群众文化服务社会,让群众参与文化建设,成为文化建设舞台的主角、生力军,走亲民、乐民路线,实现了地方特色与传统习俗,时尚文明与地域文明、政府引导与群众团体的有机结合。
在古城镇广大农村,会发现,农家书屋、综合文化中心、留守流动儿童活动中心、亲情聊天室等一批由政府出资建设的民生工程文化产业集群正在越来越受到群众的喜爱,镇政府用于文化建设的硬件投入资金在逐年增加,书籍、文化器材、影像资料、演出队伍建设等成为文化创建的一项重点投入。但作为群众从自身原生态角度寻求愉悦还是处于主导地位,无论是各类喜庆活动,还是假日、企业开业庆典等,游走于乡村的地方戏—小倒戏、庐剧等传统项目依然有较为广泛的市场。在一项调研中发现,传统优秀的文化主要靠真实、亲近、健康、快乐为根本,而让群众由台下走上台上,由观众成为演员,使农村文化创建回归自然,重点还在于政府的积极引导,从群众发现人才,有效使用人才,才能拓宽群众文化创建的视角。
文化发展的根在群众,这是古城镇党委、政府一直坚持文化为群众服务的根本理念,让文化的种子植根于泥土,回归自然,真正让基层群众成为文化创建的主角。为此,古城镇每年在年初就制定了全年文化发展计划,适时在群众中开展文艺演出,走进学校、医院、敬老院等企事业单位开展文艺节目调选,把一批能文能舞的文艺骨干纳入信息化管理范畴,由镇文化部门定期组织开展文化下乡、送戏上门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此外,把群众急需的各类科技、文化宣传用品送到群众的田间地头,开展互帮互学,全镇文化富民的创建氛围日渐浓厚。今年以来,全镇用于民生工程文化建设投资比重增速加快,一批农村农民文化体育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村级有了免费电子阅览室,26场次送戏到村头,举办舞蹈、器乐以及校园文化培训20余场次,近300场电影放映让群众感受到数字电影的魅力。此外,文化遗产、民俗风情等一批振兴乡村旅游为主线的项目建设接踵而至,文化民生的主角正在翘首以待2018年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