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出实招 切实提升群众生活获得感和幸福感
2017年以来,肥东县以推进全域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为抓手,深化拓展美丽乡村建设,一体化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大力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稳步实施农村改厕,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绿色家园,提升群众生活获得感和幸福感,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强化领导 落实责任
该县结合实际,成立肥东县美丽乡村建设暨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细化分解“三大革命”责任任务,明确牵头领导、牵头单位、成员单位以及各自具体建设任务。同时出台《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3个专项工作方案》,在全市率先召开动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全面启动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专项整治工作。
加大投入 提供保障
县财政及时落实2亿元的建设资金,其中,农村垃圾清理5000万元,农村污水治理1.4亿元,农村改厕1000万元。另外,县财政还拨付1061万元作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奖补资金,安排1500万元作为“三线三边”考核奖补资金,追加经费1045.5万元加强农村环卫设施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经费人均投入达106元。同时建立健全了县、乡镇(园区)、村三级督查考核机制,每月对责任单位、服务企业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效进行督查考核,考核结果及时通报,限时整改。
强化措施 推进“三大革命”
加大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截至目前,全县20个乡镇(园区)已全部实行农村环卫保洁或垃圾清运市场化,市场化率达100%。清理陈年垃圾,各乡镇(园区)对辖区内陈年垃圾进行了地毯式摸排、清理,截至去年8月底已全部完成,共清理陈年垃圾1.7吨,彻底消灭了农村暴露垃圾,做到全县卫生无死角。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拥有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车139台、垃圾站6座,日处理能力达850吨,远远满足日产约397吨生活垃圾收集转运需求。截至去年底,全县各乡镇(园区)包括25个建制村所产生的17.01万吨生活垃圾,已全部转运至合肥市生活废弃物管理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理,县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大力推进农村改水工作。加大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全县10个未建污水处理厂的乡镇除牌坊乡不需建污水处理厂、直接接入县城污水管网外,下剩包公、马湖、古城等9个乡镇已完成排水规划设计和立项工作,正在开展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的设计、土地、规划、招标等前期工作。目前,该县25个建制村生活污水处理率最低的为61%,最高的为100%。推进饮用水卫生。25个建制村大部分居民都使用自来水,自来水都来自众兴水厂和古城水厂,水质卫生合格率为100%。
稳步推进农村改厕工作。2017年,肥东县计划农村改厕6000户,截至目前,肥东县已验收6289户,已超额完成市下达5000户农村改厕任务。加大改厕资金投入。在上级补助的基础上再给予每户1000元的施工费用补助,改厕资金不足部分,由乡镇政府全部兜底到位。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投入改厕资金1509万元。开展农村改厕业务培训,在古城镇召开全县农村改水改厕现场推进会,实地参观了古城镇黄山村坝院自然村农村改厕试点情况,对全县加快推进农村改厕施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和业务培训。加强改厕质量管控,严格实行农村改厕项目法人制,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农村改厕的供货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改厕施工实行整村推进。严格厕具采购程序,通过邀标方式,确定三格式化粪池系统及厕具的三家供货企业,所有合同均经过县公管局审查备案。完成改厕招标及试点工作,18个乡镇分别通过小额零星抽签方式确定了农村改厕的施工、监理企业。
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专项整治工作是当前农业农村的重点工作,该县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新的热潮,为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波助澜。
上一篇:文化设施隐患大排查大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