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大富美强的现代化东部新城 奋力谱写美丽肥东新篇章
近年来,肥东广大干群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以群众新期盼为目标,不忘初心,加快建设大富美强的现代化东部新城,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肥东篇章。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该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县域前列,综合实力保持在全省县域第一方阵,连续荣获“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县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位次分别由77位、61位上升到74位、59位。2017年,肥东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6.1亿元,同比增长8.1%。财政收入56.6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7亿元,同比增长1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7.7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工业投资291.2亿元,同比增长13.0%。规上工业增加值225.9亿元,同比增长6.7%,战兴产值94.3亿元,同比增长7.1%。社消零总额113.7亿元,同比增长1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68元,同比增长8.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10元,同比增长9.0%。
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征迁制度日益完善,推动征迁安置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全年完成拆迁300.33万㎡,新建续建安置点18个、安置房32800套、295.66万㎡。规范农村建房,建立农村建房并联审批和动态巡查机制。体制改革有力推进。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启动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完成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机构设置以及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县城市管理委员会揭牌成立。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支持实验幼儿园、实验小学、肥东三中等名校集团化发展。启动医保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
城市生活更加宜居
城市框架全面拉开。东部新城对接市区、联通内外的交通动脉初步打通,正式进入高架时代。包公大道东延、瑶岗路、梁园道口建成通车,桥头集南路、魏武路、裕溪路高架东延、龙塘道口、石塘道口建设快速推进,合宁、合芜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即将竣工。功能配套日趋完善。实施虎山路公园、店埠河游园等19个重点景观提升改造项目,新增绿化面积44.88万平方米,提升绿化面积183.29万平方米,荣获“国家园林县城”称号。开工建设县自来水厂日供水10万吨扩建工程。新建县城污水处理厂三期和9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新改建污水管网176公里。建成城市无线局域网点834个,实现县城主要公共场所无线网络全覆盖。铺设燃气管道210公里,燃气用户增加到13.8万户。规划博物馆、青少年科技中心等场馆建设有序推进。城市管理趋于精细。扎实开展城市管理提升年行动,实施县城公厕、城区停车场、道路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把县城划分为40个网格,全面实行城市网格化管理,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厚植教育发展基础。全面落实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政策,建设公办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普惠率达92.4%。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改建中小学10所。优化普通高中学校布局,开展普职融通试点。补齐文化惠民短板。新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个、全民健身苑5个,启动县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文化园建设,县庐剧小剧场建成启用,开展全民文化月等群众性文化活动500余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近100%。组建县医疗急救中心,新改建乡镇卫生院4所、村卫生室18个,县人民医院新院区正式运营,县中医院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合作成立国医堂。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民生投入不断加大。深入实施37项民生工程,总投资24.8亿元。出台教育、健康、危房改造等18个脱贫攻坚配套文件,安排扶贫资金2.06亿元,发放小额扶贫贷款1.16亿元。新建扶贫产业园14个、扶贫就业驿站4个,实施特色种养业扶贫项目10527个,安装光伏发电基站3116个,完成49人年度脱贫任务。农村低保、城市低保月标准分别提高到360元、546元。民生保障不断完善。新开工建设棚改安置房6030套。严格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县”。完成全县敬老院特护区建设,实现星级敬老院全覆盖。强化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配备保护专干和督导员353名。社会秩序平稳有序。扎实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构建安全生产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和责任“六项机制”,成功举办“合盾—2017”重要经济目标防护综合演练,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下一篇:唐安社区:积极做好禁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