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文明创建

古城镇:民生工程让“老家”变得更美丽

发布时间:2018-04-08 00:00:00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896

干根苗是古城镇岱山村一名村文书兼三线三边综合治理工作联络员,作为村两委当中的一名资深村干部,在近20年的工作中,亲自见证了岱山村的变化。日前,在随该镇县镇人大代表一道对美丽乡村建设点的北郑村进行调研时,干根苗的体会更深,她说,这里虽然与国家4A级景区岱山湖比邻,但由于全村群众思想认识没有得到统一,村里的脏乱差环境一直没得得到彻底改变,成为了困扰镇村干部心里的一块疙瘩。“从2017年开始,古城镇党委政府确定了岱山村北郑村民组作为美丽乡村的试点村,随着这股春风的到来,经过规划、设计、建设,目前,村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排排整齐的太阳能路灯的布展,一幢幢农家庭院的更新升级,尤其是村民投入巨资建设的“郑氏文化交流中心”已初具规模,计划建设的“和馆”、“乡愁馆”各种软硬件材料都在征集之中,岱山村的美丽乡村已经进入加速度:“这些都得乡村振兴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已经在你我的眼中徐徐展开”干根苗的一席话让代表们频频点头。

干根苗说道,早些年,岱山村北郑组羊肠小道遍布,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别说开车,就是骑摩托车也要小心。从17年开始,古城镇依托美丽乡村建设,以发展家乡岱山湖旅游通道建设的契机,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坚持“一村一品”和差异化发展,重点培育岱山村苗木花卉基地建设,香樟、桂花、垂柳、广玉兰、石楠等50多个品种的树木花卉集中于此,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80盏,新建文化墙200余平方米,村庄景观亮丽一新。这些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变化,就是房前屋后的陈年垃圾不见了,崭新的垃圾桶多了,现在,每天都有保洁公司的垃圾车在村内来回清扫收集垃圾,这是政府购买了社会保洁管护服务的新方式,保证了村内环境持续性整洁。为确保农村环境整治效果好,岱山村积极呼吁群众对“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实行“三包”,实行村干部包组,住户包保房前屋后,范围之外的卫生由住户自行负责,每天对收集上来的垃圾村集中转运。第一期投资400多万元,完成37户房屋改造和环村道路硬化,第二期改造正在进行之中。干根苗自豪地说,现在农闲时节,村民们可以经常去新建成的文化广场跳舞、唱歌,乡村文化风尚越来越浓,文明风气得到很大的改善,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这些变化都是政府在农村实施的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文化惠民等多项民生工程带来的。民生工程让我的家乡岱山村变得更加美丽,我打心眼里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