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文明播报

文化“阳光”普照肥东城乡

发布时间:2018-04-09 00:00:00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938

近年来,肥东县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县”目标,努力提升“文化肥东”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先后被授予“中国散文之乡”“安徽省庐剧之乡”“安徽省诗歌之乡”“安徽省民间文艺之乡”“第一届安徽省文明县”“第二届安徽省文明示范县”等多项荣誉称号,成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县级城市”之一。

系列政策守护文化小康

近年来,该县不断增加免费开放公共文化场馆的数量,以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民文化乐园建设为基础,加快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并精准帮扶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努力打造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版。目前,全县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场馆实现了免费开放,建设3个省级18个市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平台——农民文化乐园。为保证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档次、上水平,肥东县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强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一系列重点任务和项目的责任领导、任务分工、项目支撑。

百姓共享优质文化福利

为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2016年开展县域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建设,推动县、乡图书总分馆延伸到村,形成以县级公共图书馆为总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农家书屋为基层服务点的县域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网络。各级图书馆的藏书实现了定期交流,从而改变了基层图书馆或农家书屋藏书少、利用率低的状况。为解决基层文化资源分散问题,肥东县打破区划和体制分割,成立了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联盟、文化馆活动联盟、博物馆陈列展览联盟,以联盟为平台,加强各级文化单位间的交流与合作。“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为丰富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县持续推进“送戏进万村”活动、每年送电影下乡3600余场,在全面建设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的基础上,该县又开始加快推进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

“互联网+”弥合城乡鸿沟

积极加快推进数字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建设。全县建成了331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村级服务点,25个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了文物数字化管理平台。以公共电子阅览室、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馆、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为依托,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新生代农民工公益性上网场所。全县电影放映监管平台正式运行、公益电影放映实现实时监控。“送戏进万村”活动信息系统平台也于2016年正式运行,该平台具有演出现场动态监管、演出质量监管、演出院团信息共享、采购信息集中公开、经验做法宣传交流等多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