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镇:开展弘扬时代新风行动
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净化社会风气,大力推进红白理事会建设,弘扬时代新风,为实现建设魅力白龙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群众基础。
到2018年3月底前,全镇各行政村红白理事会工作实现制度化,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文明理事的社会新风尚,使移风易俗成为群众自觉行动,让“文明、和睦、互助”成为镇村精神标识,镇风民风真正美起来。具体工作举措如下:
一、红白理事会建设
全镇26个行政村成立26个红白理事会,成员由现任村党支部成员、村委会成员和村中德高望重、甘于奉献、崇尚节俭、公平公正、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党员、群众组成。制订了各村红白事的标准和操作流程,写入村规民约并上墙公示,确保依法依规办事,坚决禁止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和封建迷信活动。
二、推行喜事新办丧事简办
1、婚事新办。依法办理婚姻登记,坚持婚事新办,废除陈规陋习,不讲排场、不讲阔气、不大摆宴席。仪式从简,一天办完,严格控制参加宴席的人员和标准。摒弃滥发请柬、大摆宴席、天价彩礼、高额礼金等陋习。严禁在公共场所乱贴红纸、过度“闹婚”、大量燃放烟花鞭炮等不文明行为。
2、丧事简办。坚持厚养薄葬,做到老人在世时子女多孝敬,让老人安度晚年。人亡故后一律火化,在尊重民俗的情况下,一切从简,文明祭祀。简化丧礼程序,控制丧事规模,缩短丧事天数,杜绝出大丧、办长丧、大摆宴席。
3、其他喜庆事宜小办。生育、庆寿、订亲、升学、乔迁等喜事小办,禁止互相攀比、大操大办和借机敛财,倡导健康文明的交往方式和合理的消费理念。
三、开展专项治理活动
加强丧葬活动管理,依法治理违规土葬、乱埋乱葬等行为。对办理丧事活动中宣扬封建迷信、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和污染环境的行为,坚决予以打击。
四、发挥镇村党员干部带头作用
党员、干部要认真执行各级有关文件要求,发挥先锋模范和示范引领作用,抓党风带政风促民风。村“两委”班子成员、红白理事会成员要带头宣传倡导移风易俗政策,从自家做起,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做移风易俗的带头人。村干部办理婚丧事要主动向镇党委、镇纪委报告,严禁参加规定范围以外的婚、丧活动,对违反规定的村干部,按有关规定处理并公开曝光。
五、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充分运用各类媒体,通过开设专栏、公益广告、典型宣传等形式,广泛宣传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的重大意义、安排部署、整治重点、进展情况、取得的效果,为树立文明乡风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制作刊播一批“讲文明、树新风、弃陋俗”移风易俗公益广告。要大力开展社会宣传,充分利用村民讲堂、道德讲堂、宣传栏等平台,通过发放倡议书、张贴宣传标语、黑板报等形式,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抵制封建迷信,摒弃陈规陋俗,营造共建文明的良好氛围。
六、集中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以全县开展的“全民文化月”活动为抓手,积极发动群众自编自演,创作一批反映“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小戏、小品和曲艺节目,在各村巡回演出,丰富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
七、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制度
建立完善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等组织。红白理事会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完善制度保障,制定红白事的办理流程、标准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公示上墙。发挥道德评议会作用,对村民婚丧事宜、孝敬老人、保护儿童、诚实守信等民间风气进行定期评议,引导群众遵守道德规范。
八、广泛开展好人好事评选
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和“好邻居”、“好婆媳”等推荐评选活动,以身边典型引领农村文明新风。积极开展弘扬“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倡导家家户户写家风、晒家训,立家规、传家训,讲家事、树家风,引导农民从家庭做起,改陋习、树新风。
九、集中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大力弘扬德孝文化、诚信文化,广泛开展诚信教育、孝敬教育、勤劳节俭教育,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形成以孝养德、以俭养德,互帮互助、相亲相爱、邻里守望的良好社会风尚。引导结对双方在思想观念、移风易俗等方面的共建共育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