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经典案例】之二十三:“爱心粥屋”关爱特殊群体
店埠镇镇南社区“爱心粥屋”志愿服务项目自2016年开展以来,主要是面向辖区内环卫保洁人员、孤寡老人、残疾人及城市困难群体等,为他们免费提供爱心早餐,同时还为辖区居民提供休闲、阅读场所,受到广大居民认可和好评。“爱心粥屋”的建立,是镇南社区助残爱老专项行动之一,是爱心之举,旨在通过这样的形式,表达社会对特殊群体的尊重与关爱。
建立服务队伍,服务常态化
项目人员队伍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项目负责社工,负责整个项目运作日常事务。二是由社区社工、热心人士等组成的专业和非专业志愿者队伍,“爱心粥屋”志愿服务队伍目前有45名志愿者,志愿者们轮流值班,每天为前来吃饭的环卫工作者及孤寡老人服务。为推进项目运作规范化,社区专门拟定粥屋各项工作守则和规章制度,确保项目有人管、有人抓。
创新服务内容,关爱特殊群体
“爱心粥屋”除了每天给特殊群体提供爱心早餐外,还以节假日为契机,给他们送去节日的问候和祝福。元宵节开展“团团圆圆吃元宵活动”,端午节开展“浓浓关爱,粽子飘香”主题活动,让特殊群体感受到节日的温馨和社区的关爱。同时,“爱心粥屋”内部设有图书室、休息室,粥屋全天开放,供附近小学接送孩子的家长免费看书,提供夏天纳凉冬天避寒的休息场所;有的家长因临时有事,不能准时接送孩子,粥屋又成了孩子们看书写字的地方。
传递志愿精神,营造社会风气
“爱心粥屋”项目的运行,一是让居民感到社区关爱无处不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孤寡老人、残疾人、环卫工人生活有人管、困难有人帮、需求有人问、困惑有人解。二是让爱在传递中升华。爱心粥屋吸引了爱心人士捐款,为社会各界献爱心提供了有效途径。“爱心粥屋”一方面弘扬了志愿服务精神,有效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影响更多居民参与到爱心志愿服务工作中来;另一方面为辖区内更多的孤寡老人、残疾人、流浪人员、城市困难群体带去社会的关心、关爱和温暖,让这座城市充满阳光和希望。
如今,“爱心粥屋”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彰显了社会影响力。“爱心粥屋”志愿服务的持续、有序运行,营造出“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社会氛围。“爱心粥屋”不仅温暖了环卫保洁人员、社区孤寡老人、残疾及城市困难群体等;同时,也为志愿者们提供了奉献爱心的志愿服务平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近年来,镇南社区爱心粥屋”先后荣获2019年第二季度合肥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十”优秀典型评选活动“合肥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2019年7月份全省“十佳”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典型称号、2019年合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普通型项目优秀奖、2019年肥东县第三届“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荣誉称号。
上一篇:肥东县:文明实践圆梦微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