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他山之石

长征落脚地的城乡巨变

发布时间:2016-10-25 00:00:00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1339

——吴起县城乡建设展新貌

  80年前,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吴起镇,一个只有7户半人家的小镇,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大转折。吴起县乘改革开放的东风,三产并行,尤其是“十一五”“十二五”的“黄金十年”,该县准确把握区位优势,把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全局性工作。连续多年蝉联陕西省十强县,入围全国百强县,一次次令全国瞩目。如今,这里路更宽了、水更清了、楼更高了、景更美了,群众深切地感受着城市发生的巨变。

吴起长征胜利纪念园。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

  为了破解旧城基础设施的“短板”,吴起县重点实施了城市版图扩张,城市框架迅速拉开。为加快城市综合开发和配套建设,合沟、石油小区、国际大酒店等一个个住宅小区和商业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与此同时,在杨青川口,成规模的汽配城即将投入使用,德胜物流园区正在建设,一个依托交通优势的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正在形成。

  构筑“四横八纵”的道路体系,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是吴起县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今,吴起县北过境路、迎宾大道等11条市政道路建成投入使用,建成宗湾子、贺石湾、滨河等5座跨河大桥和宗圪堵人行天桥。吴起到延安的高速公路,进一步拓展了对外连接的通道。

  不仅如此,吴起县在环境设施建设方面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让人耳目一新,形成了环绕城市的生态绿色走廊,使城周所有山体的绿化率达到100%。目前,吴起县城市绿地总面积达到207.19万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4.53%,道路绿化普及率和达标率分别达到99%、7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06平方米。

  城镇建设如火如荼

  吴起县城乡面貌的巨变,不局限在中心城区,城镇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城乡建设变化的一个缩影,铁边城镇乘全省“百镇建设”的东风,总体规划投资2.6亿元,把铁边城镇打造成陕北名镇,在乡镇驻地外的南城坡和河西台,还建成了适合群众聚居的移民搬迁点和农贸市场,居住周围又建成了产业基地,让群众能住下,能致富。

  如今,吴起县长官庙、周湾等乡镇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分别建成了不同风格的小城镇。铁边城镇按照“抓住大机遇、培育大产业、开展大教育、实行大整治、提升大服务、营造大环境”的总体思路,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根据规划,铁边城镇将乡镇驻地建成了仿宋的建筑风格。南城坡建成了全镇最大的农贸市场,沟通吴起县和定边县油坊庄乡,使农贸产品真正流动起来。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一条条宽阔通畅的水泥路通到家门口,干净漂亮的农家院落、整齐划一的乡间别墅、成片成块的现代化农业基地……无论走到哪里,处处可见吴起新农村建设给广袤农村带来的新景象。

  在全国开展新农村建设之际,吴起县为新农村建设“加油提速”,择优确定一批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较好、群众积极性高、班子团结有力的村先行建设。2015年,吴起县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选取12个地理位置优越、发展潜力较大的村庄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着力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标准和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美丽乡村样板村,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把全县规划的80个村建设成为具有吴起特色的美丽乡村。

  白豹镇的乡村建设是吴起县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自县上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吴起县白豹镇按照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要求,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广泛动员,多措并举,整合产业、设施、文化等资源,群众投劳投工参与建设,积极打造符合村民需求、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特色美丽乡村,形成了以点带面、远近兼顾的美丽乡村建设格局。据白豹镇党委书记袁军介绍,该镇从净化、美化、亮化、绿化入手,共争取资金178万元,建公厕6座,硬化巷道4条,硬化院落26个,栽植常青树6800株,目的就是要让大家住得舒心、住得安心。(陕西日报记者 程靖峰 通讯员 闫文学 贺贵荣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