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网站公告

关于在全县广泛开展向“最美老师妈妈”陈万霞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2-06-30 00:00:00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1867

各乡、镇党委,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
  陈万霞同志,女,1969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陈集镇阳光小学校长。2006年8月,在县、镇两级党委、政府和当地群众的支持下,创办了全国首个留守儿童寄宿制村级小学——肥东县陈集镇阳光小学,第一次招生64人,目前已有306个学生,17名教职工,其中278个孩子是留守儿童,最小的孩子只有3岁半,最大的13岁。留守孩子的物质要求容易满足,但心灵深处的情感需要却往往被忽略。陈万霞用爱心和智慧,来弥补留守孩子的亲情缺失,让他们在充满爱的环境里,身心健康地成长,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老师妈妈”。2008年陈万霞被评为“合肥十大新闻人物”,2010年被评为肥东县首届道德模范,2011年获合肥市第二届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好人榜”提名、“最美合肥人”称号,并被推荐为县政协委员,2012年6月再次入围“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今年以来,陈万霞已经在央视《新闻联播》、《讲述》、《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等栏目里被多次报道。资料显示,4月9日、10日,央视10套《讲述》栏目以《阳光下的留守儿童》为题连续播出2集;4月16日至21日,央视新闻频道《走基层》栏目连续播出6集;6月18日至23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连续播出6集;6月22日,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播出了陈万霞的感人事迹,并在连续推出4集之后配发了短评。截至6月28日晚,央视已连续推出19集陈万霞和阳光小学的节目,一时间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
  陈万霞同志长期默默无闻坚守在农村教育的第一线,把对学生知识的传播、心灵的抚育、人格的塑造等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荣誉面前保持平常心,体现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情操品德;她热爱家乡,大爱无疆,大美无形,大道至简,令人动容;她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共产党员的誓言,实现了人生价值;她不为名不为利,不为外界纷扰所困,为留守儿童营造了一片成长的蓝天,建立了一座心灵的港湾;她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因材施教,不放弃一名孩子,注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展现了师德的力量和人格魅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了中国人民崇德向善的良好形象,她是我县多年来思想道德建设成果的体现,也是我们身边可敬可信可学的“时代楷模”。
  为充分发挥时代楷模的榜样引领作用,激励广大干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县文明委决定,在全县广泛开展向“最美老师妈妈”陈万霞同志学习活动。向陈万霞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她的“德”,弘扬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长期坚守、默默奉献的个人品德;向陈万霞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她的“责”,以强烈的责任感为留守孩子雨里来风里去,全心付出,成为学生的依托、依靠和心灵的港湾;向陈万霞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她的“爱”,用母爱和真情温暖着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孩子,用大爱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工作者要把陈万霞身上的不甘人后、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精神落实到行动中,树一流目标,干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同时,还要把体现在陈万霞身上的无私大爱传递给更多的人,始终以一颗纯洁高尚的心,为他人谋利益,为社会创和谐,为肥东添光彩。
  全县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各界,要以陈万霞同志为榜样,深入学习宣传她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积极培育身边典型,大力倡导文明风尚,在全社会努力形成学习先进、关爱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要把学习活动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紧密结合,与正在广泛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学雷锋活动紧密结合,与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学习宣传紧密结合,同做好本职工作和完成当前任务结合起来,动员一切力量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和网络传媒等多种形式,激发人们的道德自觉,引导人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肥东和创建全省文明县城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肥东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2012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