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网站公告

关于印发《肥东县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2-06-30 00:00:00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1690

各乡、镇党委,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
  为进一步推进我县创建全省文明县城工作,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根据中央文明委关于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视讯会议精神和省文明委、市文明委有关要求,县文明委决定,在全县范围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现将《肥东县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肥东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2012年6月29日       
  
  
  
  

肥东县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升文明县城创建水平,根据中央文明委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视讯会议精神和省文明委、市文明委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创建全省文明县城工作实际,现就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遵循道德建设规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坚持群众自我教育管理与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相结合,坚持加强道德教育与依法解决问题相结合,坚持阶段性教育治理与强化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推动全社会道德水平提升。
  二、目标任务
  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的目标任务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先在同人民群众生活关联度高、社会关心关注度高的食品行业、窗口行业和公共场所三个领域率先进行,再逐步向其它领域拓展、向面上延伸,力争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教育和治理主要解决诚信缺失和公德失范问题,以建设优美环境、提供优质服务、建立优良秩序为目标,以“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评选表彰等活动为抓手,大力整治制售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窗口行业服务质量差、公共场所环境脏乱差等现象,加强宣传教育和管理整治,增强干部群众诚信意识、公德意识、责任意识和文明意识。
  在食品行业,要把制造、包装、销售各个环节当中存在的不讲诚信问题梳理出来,逐一加以解决,在全社会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进一步加快完善相关监管措施、问责制度等,遏止食品行业道德滑坡。
  在窗口行业,包括交通运输、公用事业和市政管理(水、电、气供应和城管)、公安(车管所、派出所、交警)、通信、银行、火车站、医院、工商、税务等,要把本部门工作中存在的不讲诚信问题梳理出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大力开展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实践活动,推动建立健全职业道德规范和服务规范标准,引导广大职工争做诚实守信模范、规范服务模范和文明礼貌模范。
  在公共场所,包括广场、公园、车站、商场、旅游景点等,要针对公德缺失问题,加强道德教育和有效管理,规范人们的言行,引导人们谦恭有礼、文明友善。做到: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不损坏花木、不吵架斗殴等;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不吸烟;在图书馆、会场会所等场所保持安静、文明、有序,不大声喧哗、嬉闹,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不影响他人;不人为弄脏或损坏候车亭、公用电话、邮箱、报栏、座椅、窨井等公共设施。
  具体任务是:1、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开办“道德讲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2、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拓展各类道德实践活动,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大力加强诚信建设,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在党政机关,开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在窗口行业开展“礼貌待人、诚信服务”活动,在企业开展“践行道德承诺、负责任地做产品”活动;3、深化政风、行风建设;4、着重解决诚信缺失和公德失范问题。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和取得实效,根据工作需要,县文明委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并成立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推进教育和治理活动,日常工作由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牵头。领导小组组长:许高彬(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县文明委常务副主任),副组长:王道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杨春岭(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成员由县文明办、县监察局、县政府纠风办、县直机关工委、县经委、县林业局、县住建局、县国资委、县教体局、县公安局、县房管局、县交通局、县文广新局、县卫生局、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商务局、县城管局、县行政服务中心、县旅游局、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县工商局、县质监局、县金融办、县总工会、肥东报社、团县委、县妇联等单位分管领导担任,各成员单位明确一名科室负责人为联络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文明办。各地各部门也要及时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按照职责分工,细化实施方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四、主要措施
  我县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要通过道德引导与法律规范“双管齐下”,有序推进。
  1、加强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作为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的中心环节,要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集中开展诚信教育和公德教育,使干部群众成为道德建设的参与者、维护者、践行者。举办多层次多场次道德讲座,邀请专家学者、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走进行业系统、单位、社区、学校,通过现身说法和典型示范引导,让人们在思想理论上明白道理,在行为规范上知道怎样实践。组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走进食品行业、窗口单位、公共场所,讲述他们的道德事迹,对人们进行道德引导。通过组织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学雷锋和道德模范评选、“道德讲堂”、“网上修身”等方式,使人们反躬自省、修身律己,增强道德意识,提升道德自觉,践行道德规范。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做好教育治理的宣传动员,讲清重要意义、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动员人们广泛参与,认真组织开展宣讲活动。要始终把教育作为重点,贯穿全过程,注重教育的广泛性、针对性,增强教育效果。
  2、进行自查自纠。开展教育治理活动,首先是本部门本单位解决好自身存在的问题。食品行业、窗口行业的所有单位和公共场所的管理部门,要认真做好自查自纠,围绕诚信缺失和公德失范两个方面的问题,列出具体表现,分析产生原因,提出治理措施,明确达到目标,向干部职工通报,上报有关部门,并在新闻媒体予以公布。在食品行业开展“诚信”实践活动,提倡“诚信为本”的重信守诺之风;在窗口单位开展“礼貌待人、诚信服务”等实践活动,通过竞赛、评议、考核等形式,对窗口服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在公共场所开展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实践活动,引导人们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维护公共环境,遵守公共秩序。
  3、组织市民巡查。强化社会监督,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劳动模范、文明创建监督员、行风监督员等深入到食品行业、窗口单位和公共场所进行巡查,找出诚信缺失和公德失范问题,并督促整改。要招募具有相应资格、条件的市民组成志愿者队伍,进行集中培训,组织开展定期巡查,形成制度,把市民的监督落到实处。发动群众参与监督,查找问题和不足,督促有关部门及时办理并向社会公布。
  4、开展道德评议。充分发挥道德评议在纠正诚信缺失、公德失范方面的重要作用。参与此次教育治理活动的各单位都要建立由干部群众推举、德高望重的人组成道德评议会,通过发放征求意见卡等形式,听取本单位干部职工以及社会上的反映,进行分析评议,形成阶段性道德评估意见,用道德评议的方式形成有力的道德约束。
  5、选树先进典型。在教育治理活动中,要注重树立正面典型,运用多种媒体大力宣传诚实守信、讲究公德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树立好典型,推广好经验,进行大力表彰,在全社会形成比、学、赶、帮的热潮。
  6、切实加强管理。食品行业、窗口行业、公共场所的管理部门,要针对存在问题,结合除陋习活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坚持严管重罚,大力整治诚信缺失和公德失范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并将整治结果、成效公之于众,让人民群众看到明显进展,推动行风、政风和社会文明程度提高。要把教育治理活动与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健全规章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堵塞管理漏洞,形成长效机制;要结合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综合运用行政、法律、教育、舆论各种手段,加强对公共场所的管理引导,多措并举促进社会公德水平提高。
  7、形成浓厚氛围。县属新闻媒体,要设立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的专栏专题,宣传活动重要意义,宣传好做法、好经验和好成效,报道干部群众的热烈反响,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挖掘鲜活事例,加强评论引导,扩大教育和治理活动的影响力,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五、实施步骤
  教育和治理活动分为三个阶段逐步展开。
  1、动员部署阶段(6月下旬至7月上旬),按照中央文明委及省文明委、市文明委的要求,制定全县实施方案,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具体工作措施,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宣传发动,对开展活动提出明确要求。
  2、全面实施阶段(7月中旬至8月下旬),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推动活动深入开展。力争在8月底取得阶段性成效,各相关行业、各单位结合自身特点对照要求,通过自查自纠、市民巡查、道德评议等方式查找在道德领域方面的突出问题,开门纳谏、收集群众意见,对照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自觉接受相关部门及人民群众的监督,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做到食品行业无制售不安全食品,窗口行业无服务质量问题,公共场所无公德失范现象。
  3、巩固提高阶段(9月以后),各相关行业、各单位结合实际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诚信机制,县领导小组对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进行督查,督促整改落实,总结阶段性工作,推广先进典型,巩固活动成效,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六、有关要求
  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举措,是2012年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测评的重要内容,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抓好落实。
  1、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的重要意义,把这项活动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具体途径,作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有力抓手,作为巩固和发展文明县城创建成果的有效载体,务必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落实责任、组织上提供保障,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活动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2、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涉及面广、任务繁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共同参与,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县纪检部门要大力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县组织人事部门要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思想道德建设;县教育部门和工青妇组织要发挥职能作用,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全县各窗口行业主管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全县各新闻单位要充分发挥在教育和整治活动中的导向作用、推进作用和传播作用,开辟专栏,树立导向。
  3、要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自身特点、行业特色,针对突出问题,认真制定活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迅速启动本地本系统本单位的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加强督促检查,务必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在7月12日前要将活动方案(电子和文字版)报送县文明办指导科(联系人:薛华纯,联系电话:7708246,邮箱:fdwmbzdk@163.com)。要广泛收集有关文件、报道以及图片、录音、视频等各种形式的档案材料,好的经验做法要及时报送。活动中要通过宣传橱窗、宣传横幅、电子屏幕、宣传材料、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扩大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