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肥东县2013年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具体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
现将《肥东县2013年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具体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予以贯彻执行。
肥东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2013年6月20日
肥东县2013年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具体工作方案
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普及“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根据中央文明办和省、市文明办志愿服务工作部署,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精神为指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构建更加美好幸福肥东为目标,大力弘扬和践行雷锋精神,培育志愿服务文化,倡导文明新风,进一步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二、工作重点
以“三关爱”为龙头,重点开展好以下六类志愿服务活动:
(一)大力开展关爱老幼弱残志愿服务活动。将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和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有机整合起来,突出人文关怀,加大工作力度,扩大覆盖范围,增强活动实效,进一步推动形成扶危济困、扶弱助残的社会氛围。
一是关爱空巢老人。以高龄失能和独居老人为重点,以结对帮扶为手段,组织志愿者为空巢老人提供家政服务、亲情慰问、医疗义诊、心理辅导、户外健身等人性化、个性化服务,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积极面对生活,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社会温暖。
二是关爱留守儿童。以巾帼志愿者和青年志愿者为主体力量,通过“爱心妈妈”、“代理家长”等方式,对留守儿童进行生活照料和亲情关爱。积极开展“一对一”、城乡儿童“手拉手”等活动,倡导邻里互助、结对帮扶。依托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妇女儿童之家、校外活动场所、心理辅导站等,组织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业辅导、托管服务、心理健康教育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教育活动。组织志愿者宣传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知识和政策,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法制宣传教育、安全自护教育、预防犯罪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是关爱农民工。以农民工技能培训、权益维护、情感关怀、文化服务、素质提升等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活动,着力为农民工办实事。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要对象,把服务与教育结合起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事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城市主人翁”意识和“新市民”理念。
四是关爱残疾人。从残疾人的愿望和需求出发,以生活救助、潜能开发、缺陷补偿等为重点,广泛开展家政服务、生活救助、康复医疗、心理疏导、法律维权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帮助残疾人解决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构建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工作网络,鼓励和支持助残志愿者与残疾人结成长期固定的“一帮一”、“多帮一”帮扶关系,为残疾人提供多方面和个性化的志愿服务。
(二)大力开展保护山川河流志愿服务活动。合肥市申报的保护巢湖志愿服务项目已被中央文明办列入今年保护山川河流志愿服务100个重点项目。我县也在项目区范围内,今年我县将重点围绕该项目,组织开展环保宣传、植绿护绿、排污监控、沿岸保洁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人们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一是举办启动仪式。根据中央文明办和省、市文明办工作部署,积极筹备,择期适时举行肥东县大美巢湖和关爱山川河流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
二是组建队伍。由巢湖沿岸各乡镇(开发园区)牵头,普遍成立一支本地的“大美巢湖志愿服务队”。
三是开展好活动。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和入巢湖河流治理,不定期组织志愿者对巢湖沿岸周边及入巢湖河流两边进行垃圾清理、杂草清除,悬挂或张贴文明提示语,禁止乱丢乱扔杂物,优化巢湖周边环境。
(三)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普及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创作、传播活动,普及文明理念,激发群众道德自觉。利用道德讲堂、市民学校、主要公共场所等阵地,开展文明理念传播、礼仪知识巡讲、创建全省文明县城知识普及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人们知礼仪、重礼节,讲文明、树新风。开展文明引导、不文明行为劝导等活动,引导人们规范自己的言行,自觉改变随地吐痰、乱扔杂物、乱穿马路、乱闯红灯等不文明习惯。
(四)大力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向市民进行交通行为规范和交通政策法规宣传,增强市民的法制意识、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教育引导人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秩序。以“关爱生命、文明出行”为主题,在上下班等人流高峰期,组织志愿者协助交警对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纠正,重点对主要交通路口(路段)行人闯红灯、乱穿马路,非机动车、机动车闯信号灯、停车越线等违章行为进行劝阻和制止,保持交通畅通有序。
(五)大力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活动。根据中央文明办、省、市文明办工作要求,重点依托各级文明单位,积极组建、壮大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建立QQ群、文明博客圈,加强网络传播活动的组织协调。组织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在中国文明网、新浪网、新华网、腾讯网等门户网站,开通博客、微博、注册重要论坛账号,积极撰写博文,发表评论。积极为肥东文明网提供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信息稿件,支持肥东文明网建设,扩大肥东文明网的影响力。组织对网络文明志愿者进行培训,提高志愿者网上传播正能量的能力和水平。
(六)大力开展环境清洁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积极参加爱国卫生运动,对沿街道路、公共场所和社区乱吐乱扔、乱贴乱画、乱泼乱倒、乱堆乱放、散养宠物等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和制止,引导人们养成良好习惯,树立公德意识。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街巷和公共场所,清扫楼道、捡拾垃圾、铲除小广告、擦洗公共设施,清除城市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和居民院落的卫生死角,营造干净优美、文明舒适的居住环境。
三、工作步骤
(一)启动部署阶段(6月1日—6月30日)
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全县志愿服务工作培训会议,对全县志愿服务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二)深入推进阶段(7月1日—11月30日)
举办全县关爱山川河流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精心组织全县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三)梳理总结阶段(12月1日—12月30日)
由各乡镇(开发园区)和县直相关部门对全年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于12月25日前报县文明办。
四、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各乡镇(开发园区)和县直有关部门要把组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作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创建全省文明县城的重要载体,摆上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思路,科学规划部署,广泛整合各种资源,精心设计活动项目,保证活动有序开展。
(二)加强管理。县文明办将积极研究制定志愿服务管理相关制度,进一步加强志愿者招募、注册和管理,健全完善志愿者档案和工作台账,建立健全志愿者登记注册、组织培训、对接需求的管理运行机制和活动记录、星级认定、评选先进的表彰激励机制。
(三)强化宣传。各地各单位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体和电子显示屏、宣传栏、黑板报、广告牌等媒介,对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和优秀志愿者进行广泛宣传,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培育志愿服务文化。要按照“抓特色、出亮点、树品牌”的工作思路,精心培育和发掘志愿服务的特色和优势项目,培育志愿服务亮点,树立志愿服务品牌,扩大志愿服务工作的感召力、凝聚力。要认真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和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及时向县文明办报送活动信息和图片资料(邮箱:fdwmbzdk@163.com,fdxwmw@126.com),以便交流工作,共同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