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肥东县2014年志愿服务工作计划》的通知
东文明委〔2014〕2号
各乡、镇党委,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
《肥东县2014年志愿服务工作计划》已经县文明委领导审阅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肥东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2014年2月20日
肥东县2014年志愿服务工作计划
为切实做好全县志愿服务工作,有效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全省文明办主任会议精神,在全县形成学习雷锋,奉献爱心,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社会氛围,进一步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实现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为目标,以推进社区志愿服务机制建设为重点,通过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善”,通过夯实基层基础,有效促进“实”,不断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深入宣传发动,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全县志愿服务工作健康稳步发展。
二、工作思路
以《全国志愿服务测评体系》、《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体系》和《全省文明县城测评体系》为依据,以城乡社区为重点,以关心关爱为主题,以积德行善为动力,以完善机制为保障,与学雷锋活动相结合,用制度化实现常态化。
三、工作重点
(一)健全志愿服务组织体制。充分发挥文明委总体规划、协调指导、督促检查作用,由文明办牵头,组织协调各有关单位、社会各方面形成工作合力。不断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创新,逐步在全市乃至全省打响肥东县志愿服务品牌。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要建立本地本单位的志愿服务组织网络,网络中需明确乡镇、社区(村)、单位志愿服务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等信息,并于3月20日前报县文明办。
(二)完善志愿服务工作制度。一是需求对接制度。通过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社区志愿服务广场有效搭建社区志愿服务对接平台,同时依托合肥市志愿服务网建立网上需求对接平台,增强志愿服务针对性。二是注册制度。由社区统一负责志愿者注册,谁当志愿者都要到社区注册,且实行一人一注册。三是培训制度。社区要有培训场所,志愿者要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四是服务记录制度。由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落实志愿服务记录制度,逐步实现所有志愿服务皆有记录。五是志愿服务嘉许和回馈制度。对优秀志愿者要嘉奖,并在升学、就业、就医等方面给予优待。六是保险制度。给优秀志愿者购买保险,使他们有保障。七是社工带志愿者制度。志愿者到哪里服务、给谁服务、服务什么,由社工负责安排。八是党团员带头做志愿服务制度。动员广大党团员带头参加志愿服务,用志愿服务体现为人民服务。
(三)抓好志愿服务队伍组建。加强肥东县志愿者服务支队建设,县委组织部、县直机关工委、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残联等部门要牵头抓好本系统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团员、职工、巾帼等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骨干作用,进一步整合社会志愿服务资源,不断充实肥东县志愿者服务支队力量,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各乡镇、社区(村)要充分依托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抓好本地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建立志愿者信息档案。“合肥市志愿服务网”将常年为新志愿者注册提供支持,网址为:http://zyfw.hefei.gov.cn。各地各单位要依托这一网站,组织志愿者积极注册,建立全县统一便捷的志愿服务电子档案。
各个社区注册志愿者人数要不低于社区人口总数的10%,各级文明单位注册志愿者人数要不低于单位人员总数的35%。
(四)抓好志愿服务活动开展。1、以领里守望为主题,做好关爱他人志愿服务。重点抓好四类志愿服务:①开展敬老志愿服务,为空巢老人以及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帮助;②开展爱幼志愿服务,为留守儿童等有困难的儿童提供帮助;③开展帮农民工志愿服务,为农民工排忧解难;④开展助残志愿服务,为残疾人提供帮助。
2、以共筑和谐为主题,做好关爱社会志愿服务。重点抓好八类志愿服务:①开展文明礼仪知识普及志愿服务;②开展公共场所文明引导志愿服务;③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④开展文化体育志愿服务;⑤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⑥开展社区志愿服务;⑦开展文化志愿者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志愿服务;⑧开展应急救护志愿服务。
3、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做好关爱自然志愿服务。重点抓好四类志愿服务:①开展普及环保知识志愿服务;②开展保护山川河流志愿服务;③开展植树造林志愿服务;④开展“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志愿服务。
(五)抓好志愿服务典型推报。县文明办每月向市文明办推报1名志愿服务优秀典型,每季度向市文明办推报1个志愿服务创新项目。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要积极发现、培育本地区本单位的志愿服务优秀典型和创新项目,每3个月向县文明办推报1名志愿服务优秀典型,每年向县文明办推报1个志愿服务创新项目,推报时间为每季度后一个月10日前报县文明办。个人和集体优秀典型事迹推报材料字数在1500字左右,创新项目字数控制在2000字左右,并附原底版照片5至10张、志愿者心得100字左右和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县文明办将根据各地各单位全年志愿服务优秀典型推报情况,择优推荐参评市年度志愿服务优秀典型。
(六)抓好志愿服务宣传普及。县属新闻媒体、网络媒体要开设“学雷锋·志愿服务”专题专栏,每月刊播志愿服务专题次数不少于6次,刊播志愿服务公益广告次数不少于4次。公共场所、乡镇、社区(村)、楼院要设有与环境相融合的志愿服务公益广告;肥东文明网要借助志愿服务宣传版块,及时刊载志愿服务最新消息,扩大志愿服务活动影响。县文明办、县民政局、县总工会、县教体局要进一步落实将“志愿服务纳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职业规范和学生守则中”的测评要求,并大力宣传推广。
(七)抓好志愿服务阵地建设。全县重要公共场所和窗口单位、公园、广场、旅游景点、汽车站、火车站等场所要设立便民利民志愿服务站点,有志愿服务引导人员,为群众提供志愿服务。
(八)不断深化社区志愿服务。社区是志愿服务的依托,是各类志愿服务资源汇集场所,也是实现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关键和保障。今年县文明委将继续推进星级志愿服务社区创建,实施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标准化建设,积极择优推荐参评市社区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队和优秀志愿服务站,推动全县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不断深入发展。
社区志愿服务阵地重点抓好四项:一是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由党支部、居委会和物业公司联合组建,并要切实发挥作用。二是社区爱心银行。有固定场所,有规章制度,有专人负责,对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志愿者有服务时间记录,建立爱心档案;提供“爱心兑换”服务。三是社区志愿服务广场。做到“10个有”,即有固定场所,有专人负责,有服务队伍,有服务项目,有服务时间,有标识标牌,有规章制度,有宣传氛围,有资料收集,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四是志愿服务培训场所。不定期对社区志愿者进行业务知识培训,提升志愿者服务技能。
(九)着力培育志愿服务文化。志愿服务文化是向善文化,是止于至善的文化。要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普及“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树立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志愿者就是当代雷锋,要用雷锋精神激励动员人们参与志愿服务。志愿者要积极佩戴市文明委将推出的志愿服务徽标和“行善立德”标牌,从而有效培育志愿服务文化。
五、工作要求
1、给予高度重视。各地各单位要把志愿服务工作摆上一个重要位置来抓,要明确专人负责志愿服务工作,并保障相应工作条件和工作经费。在3月底前要拟定好本地本单位全年志愿服务工作计划,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小结,年底有总结。
2、扎实开展活动。各地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每年以志愿服务(大)队名义开展活动次数不少于三次;社区每周依托志愿服务工作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次数不少于一次。
3、注意资料收集。各地各单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均要保存好相关资料,做到有计划、有方案、有照片,最好有相关媒体宣传材料,并用专门档案盒保存。
4、加大督查考核。志愿服务工作已纳入文明县城、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和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内容,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进行督查考核,各地各单位也要建立本地本单位的志愿服务工作考核奖惩机制。
5、及时报送信息。各地各单位要及时向县文明办、肥东文明网和合肥市志愿服务网报送志愿服务活动信息,便于扩大活动影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联系电话:67735207,邮箱:fdwmbzdk@163.com,fdxwm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