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文明播报

古城镇:人大助力美丽乡村建设驻颜有方

发布时间:2017-12-27 00:00:00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1000

自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以来,肥东县古城镇人大立足实际,以调研、视察、走访和座谈等形式,组织县镇人大代表把建设“美好乡村省级示范点”作为一项助推全镇经济持续发展、文明建设规范有序、项目推进“以质论价”的履职工程来抓,积极发挥代表作用,建设美好乡村,全程参与,从建设方案的制定,到规划设计、招投标程序,直至开工建设、建设周期以及后期管护等层面,多角度、多层次开展视察调研,把监督贯穿于美好乡村建设全过程,锻炼了代表的履职能力,又有效推动了美好乡村。

为了激发代表广泛参与美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该镇人大主席团积极发掘在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中,代表善于当参谋、善于提建议、善于把监督运用于建设履职细节,把代表在服务工程建设中涌现的新做法、新思路、新举措进行总结,向省市人大媒体推介,先后在《江淮法治》、《安徽人大工作通讯》和《合肥市人大网》、《合肥日报》等主流媒体上得到肯定,营造代表参与,群众跟进的舆论氛围和良好的工作氛围。镇人大主席团进一步细化责任,积极发挥代表“代言”作用,并结合在岱山村、古城社区、刘兴社区等地在建设中出现的垃圾问题、工程进度问题、涉及的“三大革命”等问题,加大监督力度,狠抓薄弱环节,先后在县人大常委会“三大革命”代表集体调研、视察,镇党委政府和镇人大主席团共同监督下,组织多次检查、视察、调研和座谈会6次,陈年垃圾集中清运达100余车次,清理乱堆乱放80余处,拆除清理违法设置的广告牌、标志牌、乱贴乱挂等110余处。按照“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要求,镇人大根据“三线三边”综合治理实施细则,对同级政府履行“三大革命”实施监督,保证了目标到村、任务到人工作机制的常态化运行。在县镇人大代表的有效监督下,先后完善了卫生保洁与垃圾清运、道路养护、绿化管护、保洁人员管理等制度的制定与落实,尤其是针对陈年垃圾集中处理,组建了由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的市场执法队伍,配齐配全了垃圾桶,推行了保洁工作承包机制。明确乐美丽乡村建设中的资金使用的公开化,提高了透明度,协助党委政府进一步完善镇纪委干部分片监督负责机制和党员义务监督岗机制的贯彻落实。代表履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了美丽乡村“驻颜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