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文明创建

包公镇:乡村面貌换新颜 美丽包公入画来

发布时间:2017-12-27 00:00:00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1284

一条条水泥路宽敞干净,一面面文化墙色彩夺目,一盏盏路灯排列有序……走进包公镇岘山社区,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美丽乡村景象。

近年来,包公镇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百姓生活环境有了大变样。青山、绿水、美丽村居,一张张幸福的表情在百姓脸上洋溢着……

路灯点亮百姓生活

昨天上午,当记者来到包公镇岘山社区时,70多岁的崔孝政正在路边清理着垃圾。崔大爷在社区里做保洁员已经有四个年头了,每天上班约6个小时的时间,主要负责路边垃圾的清扫工作。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几年社区变化太大了,以前哪有这么宽敞的柏油马路啊。”在聊天中,记者发现,崔大爷一只眼睛看不见,可丝毫不影响平时干活。“这几年社区变美了,百姓的素质也变高了,每天路上没多少垃圾,主要也就扫扫树叶,干活不是很累。”崔大爷笑着说。

据了解,岘山社区有1800多居民。近年来,该社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条条宽敞的水泥路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以前我们社区就这一条三公里长三米五宽的水泥路,这两年修建道路8公里。像这条水泥路现在修成了柏油路,其他的沙石路全部改造成了水泥路。”社区主任黎邦友介绍说。

除了干净宽敞的道路,在社区里,记者还看到了一面面精美的文化墙,有宣传廉政文化的,有宣传传统美德的,语言简短形象、通俗易懂。一排排新建的健身器材在阳光的照射下耀眼夺目。

抬头望去可见一排排路灯,“以前社区一到晚上都是黑灯瞎火的,现在有了高杆路灯和太阳能路灯,百姓晚上出门再也不用担心了。”黎邦友说。

据了解,这两年,社区主干道架起了50多盏高杆路灯,同时,120盏太阳能路灯已遍布社区各个角落,极大方便百姓晚上出行。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据了解,近年来,包公镇为让乡镇旧貌换新颜,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共实施5个美丽乡村建设点:2013年建设了岘山中心村;2014年建设了文集中心村;2015年对高亮中心村进行改造;2016年对政府建成区、小包中心村进行规划施工。

一组组数据印证了近年来包公镇美丽乡村的建设成就:2013年,岘山社区房屋立面改造215户,总面积约5万多平方米,修建道路7.94公里,修建文化长廊132米,办公室520米徽派改造;2014年,文集中心村立面改造5.5万平方米,新建1100平方米农贸市场,新建路灯、太阳能灯157盏,新建街心花园2600平方米,村文化广场3200平方米,健康步道2.8公里;高亮中心村新建卫生公厕两座,新建路灯、太阳能灯210盏,新建街心广场、西入口、东入口、南街文化健身广场等7处,新建绿化约2.8万平方米……

走访包公镇,记者感觉到:除了村容村貌较以前焕然一新,青山、绿水、凉亭更是让人神往。值得一提的是,包公镇今年荣获“安徽省森林乡镇”称号。

据悉,近年来,该镇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便利和地理环境优势,围绕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的发展战略,全镇已实施国家公益林近1.2万亩,退耕还林2万余亩,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1.4万亩,村庄绿化3000亩,农田林网5000亩,河道绿化2公里,公路绿化10公里,义务植树20万株,封山育林1.5万亩,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31.2%。镇政府所在地建成区常住人口5349人,绿化覆盖率达37%,绿地率达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平方米。道路、河流基本实现高标准绿化,现有道路绿化率91%,骨干河流绿化率86%。镇域内各类绿地资源丰富,公园绿地总量充足,布局合理。

首届中国·肥东“包公源”文旅嘉年华暨第二届肥东冬季旅游搜货计启动仪式将在本周六拉开帷幕,届时现场将举行“包公巡游”、“包公廉政林”揭牌、品“包公家宴”、猜“包公灯谜”、“肥东土特产品展销”等活动。同时,“第四届中国包公散文奖”征文大赛也将于当天正式启动。